|||
寒冷的极地也有沙漠?
文/马志飞
一提到“沙漠”,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就是漫天的黄沙、滚烫的地面、高大的骆驼以及偶尔可见的小块儿绿洲。实际上,这是最典型的一种沙漠,被流沙或沙丘所覆盖的地区。
可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呢?说白了,沙漠就是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较量”的结果,就像游泳池一样,一边往里注水,另一边往外排水,只有进出平衡才能保持区域气候环境的平衡。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地方,大气中缺少水分也就难以凝结成雨,易于形成沙漠。一般来说,如果某地的年平均降雨小于250毫米,植被稀疏,水流又极少,风力作用明显,就会产生这种独特的地貌型态。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不难想象,不一定只有在炎热的地方会形成沙漠,在寒冷的地方同样也会。
这种奇特的“冷沙漠”就出现在圣洁的南极大陆上。
南极洲不仅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风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块大陆,而且与其他大陆相比,她还是最孤立的一片土地,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首先,这里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而且比北极还要冷得多。科学家曾在这里测到了全球最低温的记录:零下89℃。
其次,这里的土壤很贫瘠,严格来说这里几乎就没什么土壤,因为南极洲98%的地域终年被冰雪所覆盖,平均厚度至少在1600米以上,最大厚度竟然达到了4800米。
第三,大气中缺少水汽,难以形成降水,据观测记录,整个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而且,极地气流运动十分强烈,平均风速可达22米/秒,最大的地方可以达到87米/秒,相当于12级飓风风速的两倍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面蒸发率。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南极洲也会飘雪花,其实,这不是天上落下的,而是地上的冰雪被风吹起来了。
第四,缺少足够的光照。这里的夏季,太阳不升不落,只是沿着地平线简单地绕圈圈,虽然是24小时照射,但太阳的位置很低,送来的能量非常少。除了短短几个星期的春天和秋天,然后就是更加寒冷的冬季,太阳不再升起,整个南极圈以内都笼罩在长时间的黑暗之中。
以上种种条件综合作用,抑制了生物的生长,所以人们只能偶尔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1903年,一位探险家在南极发现了一处诡异的地方,称它是“死亡谷”。他曾写道:山谷是褐色的,到处都是粗砂和砾石,没有植物,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甚至连苔藓和地衣都没有。
这就是被称为泰勒干谷的地方,这里不下雨,也很少下雪,降雪量大约相当于25毫米的年降雨量,即使下雪,也会被强劲的山谷风吹走。如果有动物来到这里,它们死后的尸体能够保存数百年的时间,因为这里的低温环境恰恰就像是一个天然冷冻冰箱。
实际上,这位探险家的话有点儿言过其实了。后来,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南极干谷深处发现了生物,是一些真菌群体,它们都隐藏在土壤甚至岩石里面。研究人员认为:这里是地球上最简单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环境的一片地方,通过研究这里的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他星球的生物情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