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科学家绘制首张全球地幔电导率三维图

已有 6502 次阅读 2009-8-21 23:01 |个人分类:科普翻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 地幔, 电导率, 三维图

ScienceDaily (Aug. 20, 2009)

编译/马志飞(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众所周知,水的导电性非常好。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地球上部分地幔的电导率增大,可能预示着这是在我们地球深处有水存在的证据。

科学家已经建立了第一张全球地幔的电导率三维地图。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

电导率高的地区与俯冲带的位置(构造板块俯冲到地壳之下)相一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主持该项研究的科学家说。他们利用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地幔,该方法对岩石和矿物的流体非常敏感。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利用地震产生的声波而制作的全球三维地震图像而言,它是一个补充,资助该项研究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项目负责人Robin Reichlin说,科学家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更详细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组成、水分含量和温度。

地质学家们认为,相对而言,俯冲板块比周围的地幔物质温度低,应该导电率也低。不过,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向下俯冲过程中水的作用,可以提高这些地方的电导率。

    许多地球科学家认为,地球构造板块不太可能携带很多的水深入到地幔,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该研究的合作者Adam Schultz说,我们的模型,清楚地表明了俯冲带和高导电性之间的关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水。这项研究为我们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供了新的见解。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科学家们仍然不能清楚洋底究竟有多少水,并有多少进入地幔。

在不同的深度,水与矿物质的相互作用不同。少量的水可以改变的岩石物理性质,改变地幔中物质的粘度,协助融化岩石的上升柱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到底是哪些物质喷出到地表。

事实上,我们真的不知道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水, 勒冈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该研究的合作者Gary Egbert说,有一些证据表明,洋壳底部之下的水,比地球上所有海洋之水的总和还要多很多倍,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给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一道曙光。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确实是电导率反映了水的存在,那么水是如何到的那里?也许这会有不同的解释。

如果不是跟着构造板块一起俯冲到地球内部的,Schultz说,那是存在了四十亿年之久的、原始的?还是在板块缓慢碰撞中沉下去的,暗示地球在很久很久以前是非常潮湿的?这是个令人迷惑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答案。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博士后、论文的第一作者Anna Kelbert说,下一步就是利用从地面观测站和卫星新获取的数据重复实验,然后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水循环,以及水与地球深部矿物的相互作用。

最终,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模型,量化出地幔中被岩石封住的水量。
改编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材料。


 

相关资料:

地球的下地幔可能含有能够与之表层海洋相媲美的大量的水。在一项研究中,
      
科学家们从地幔三维地震发现了地震波信号的不规则消弱,这暗示地幔中可能
存在水,而水可能由俯冲地壳中的冷板块带入地幔——说明含水矿物在地球的更深
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这远远超乎人们先前的认识(《Geotimes》,2007.5;Lawrence
和 Wysession,《AGU Monograph》,2006:251-261)。

地球的下地幔可能含有能够与之表层海洋相媲美的大量的水。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从地幔的三维地震图发现了地震波信号的不规则消弱,这暗示地幔中可能存在水,而水可能由俯冲地壳中的冷板块带入地幔——说明含水矿物在地球的更深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这远远超乎人们先前的认识(《Geotimes》,2007.5;Lawrence和 Wysession,《AGU Monograph》,2006:251-261)。

相关阅读: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马志飞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8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Phil Wannamaker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Phil Wannamaker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100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45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Hikurangi俯冲带-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走滑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200年里曾发生过接近8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2009715日,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30厘米。15日的地震是新西兰7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93122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56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使用的X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2006年和2007年,Phil Wannamaker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125英里长的线上做了67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10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620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Wannamaker先生说,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60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20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7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30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55度,Wannamaker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Wannamaker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250765.html

上一篇:“听岩”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地震
下一篇:未解之谜:自行移动的石头
收藏 IP: .*| 热度|

2 刘玉平 马光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