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称手兵器之四——刀与笔
铅笔刀——可以折叠的小铅笔刀。原先是小学生必备的,测量员离不开了。配套使用的是砂纸,可以把铅笔尖磨0.1毫米。说实在的,0.1毫米的铅笔,我不太喜欢用。说起铅笔来,必须提到“中华”牌。这个牌子的铅笔,从HB到6H的,都使用过。
我们几乎不用那种旋笔刀,不知道为何。
铅笔主要是用来记录阿拉伯数字的。在好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忌讳使用橡皮了。铅笔记录的是原始数据。手簿上,是不允许留下橡皮的痕迹的。记得有位湖北新兵,配属过来后,第一次记录就用了橡皮,这让我颇为恼火,也不知谁训练出来的兵!
铅笔,还可以用来绘制点位分布图。在三角点、导线点或者水准点之间,都可以用铅笔线连接起来。有的点,还可以构成网。
按照规定,铅笔记录是不允许改动的,当然也包括抄写。在外业中,由于各种原因手簿上会出现各种污渍,这会影响成果的评定等级——比如优秀、良好、合格等。有位自作聪明的作业组长,在被检查出来成果超限后,把成果重新抄了一遍,只改了超限部分的数字。这当然瞒不过验收人雪亮的眼睛。
铅笔字比钢笔字的字迹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单面刀片与裁纸刀有时候功能类似。由一位身手不凡的河南兵,入伍前就是使用但面刀片的高手;他在成为测绘兵后很兴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义不容辞地使用单面刀片了。他的刀片功夫,受到了组长的称赞。组长这个称呼有些奇特,不是排长、也不是副连长,但是正连职队长的下级。组长会领导三到五个兵,会携带一组装备完成任务。
双面刀片,主要是用来修正钢笔记录的错误。在比较厚的记录纸,多半是米格纸上,计算中的错误、书写中的错误,可以改正,可以用双面刀片切除错误的自己,写上正确的。这是有技术含量的活。我遇见过的尴尬事,或者是用力过猛,米格纸被切透明了,或者是写出的新字出现了洇的迹象,这就很不好看了。
钢笔,在填写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或者发放相关证件的时候,自然会发挥作用的。从旧书网上还可以看到年代久远的委托保管书。绿色封皮的保管证,我也网购了两个,恰好都来自山东。
粉笔,也是一种兵器。在讲数学课、水准测量课时用过,在排班时当然用过。在青藏高原的时光里,轮到我队值班的时候,粉笔字就用发挥作用了。我主要书写正楷字,姓名、时间、职责,清晰可辨。30年前,我和一位李姓战友,合作出过几期黑板报。他还添加了插图,版面更加活跃、多姿多彩了。当时,我已经买到了傻瓜相机,拍了两幅板报的照片。这成了一种珍贵的纪念。
毛笔,在埋设测量标志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标识测量点的位置,比如为测量标志上的阴刻汉字描红。指示桩上刻印了“军用勿动”,也需要描红。毛笔,经常与红色油漆配合使用。红色油漆写出的字,很醒目。
某日,我从微信里面搜索到了这熟悉的四个字、这熟悉的指示桩。是山东“老邵说说”发布的公众号文章,里面的配图就是这熟悉的四个字。指示桩挺立了廿年有余,依然完好无损,可见当地人的素质之高、对军用设施的爱惜程度之高。有些藤蔓植物,好奇地爬上了指示桩,这不影响使用,反而起到了美化作用。
我们小组埋设的类似指示桩,更早一些,快三十年了。
用来清除杂草、开路的砍刀也是一种必备工具。在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荆棘密布的路段很多,披荆斩棘是必须的步骤。如果选点组的估计略有偏差,就需要砍掉视线上的树枝。我们的外业队在埋点阶段,都配了摩托锯,可使用到的时候不多,几乎没有。
由此选点、埋石、加固某点,多次路过一个竹林。见到多次拖毛竹的人。就是把毛竹砍下来,四五根捆在一起,拖下山坡。我看到,那些拖着毛竹的男女山民,一趟又一趟地上下山,比我们外业小组出的汗还要多。
休息的时候,有位老兵突然想起来,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提着竹筒盛水的桥段,就央求山民给他砍一段毛竹。山民,给了两段。他如获至宝,收藏了起来,外业结束后运回了北京。他的两个竹筒被一位领导瓜分了一半。可惜,他不知道这样的常识,毛竹在离开潮湿的环境后会干裂的,除非先把它煮熟了,否则不便于保存。
返京不久,他就发现,坐了几千里火车的竹筒水土不服,裂开了口子,没法盛水,连做笔筒都不行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