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迷彩山洞与竖井

已有 1663 次阅读 2023-4-28 19:33 |个人分类:思维秀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  迷 彩 

      有一段时间,只要是出入“测量工地” 的人,着装就是全身迷彩服。

       记得有位老区中年人,在带路找点之后,自言自语地疑惑道: 你们这些人好奇怪呀,天天穿花衣服。

      当时,迷彩服还不够流行,迷彩的说法还没有到达老区人的嘴边。若干年后,建筑工地上频繁出入许多穿“花衣服”的人。

     “花衣服”是已经过时的迷彩服,多数是仿制的、用料和做工略微逊色于兵工厂的产品。花衣服成了民工的标配。以至于,某位老兵穿着30年前的“花衣服”故地重游的时候,一位俩杠三星的人疑惑地“垂询”——你怎么打扮得像个民工一样?你要掩饰什么?

     这位仁兄好似问到了点子上了。可惜,被疑惑者对他隐喻的傲慢与偏见,不敢苟同。

         迷彩服,就是一种工作服。不见得多酷,不见得多不平民化。

         花衣服(迷彩服))的主要功能就是伪装。在丛林中,花衣服的伪装效果更明显。在不需要伪装的地方,在大庭广众之下穿花衣服,反而更显眼了。

         把重要的人或者设施安置于山洞或者竖井里,也是一种“ 大地的迷彩”,也是为了伪装与保护。大地本身,是有着四季迷彩的。沉入大地之下,就等于涂抹了四季迷彩。

                                                           2  山洞

 

        一些长度有限的山洞,被称呼为坑道。

        有位军旅作家写过题目为《兵洞》的小说。主要情节是一个老兵,服役十余年,他的任务就是为一条废弃的坑道站岗。这条坑道,有迷惑外人的作用。外人不知道,这个洞实际上是空洞。小说的结局是:老兵服役期满回家之后,它喂养过的松鼠们成群结队地自杀了。

       太行山、祁连山珞珈山的旅游点,保留着的防空洞。钻进这些洞的 心情,和许多年前穿着迷彩服出入于山洞的心情大不一样。

      无人居住的山洞,往往是简陋的。

      里面有“居民”的山洞,常常是复杂的,有得配备了说不出名字的装置。

      某些坑道的入口是有伪装网的。山体,也是可以伪装起来的。

      不愿意让太空中的的 “贼眼”俯瞰窥探的人,熟练地伪装大铁门。贼眼的出没是有规律的,所以可以防范。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间谍卫星的轨道,已经被防护者观测、计算出来。间谍卫星对于某一纬度地面点的窥探时间,是可以预测出来的。只要在贼眼闪烁之前,伪装好地面设施(包括洞口、装备等)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3 竖 井

      相对于钻山洞 ,下竖井更有挑战性。坐着电梯上下竖井,虽然无法观光,也是比较轻松的。我进入竖井的 机会不多,逗留时间不过以分钟计。实际上,每次进入高层建筑的电梯,我都有进入竖井的感觉。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某国从太空中排到了许多疑似发射井的竖井,派人偷偷到实地“调绘”,得到的反馈是,那些建筑物是一种颇为古旧的土楼,不会发射什么杀伤性的的武器。

      竖井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获取资源,比如水、比如煤、比如矸子土。获取这些资源,都是有风险的。电影《老井》对于人工竖井 开掘的危险性,有特别形象的描绘。一些发生在井里的悲喜剧,也是有耳闻。

                                                            4  功 夫

      未必合适的联想——着迷彩(工装)、钻山洞、挖竖井,是不是一些学人的基本功?

      有这样一个说法,经典作品的产生,需要下这样的功夫,需要像用绣花针挖井一样有耐心。

       有这种耐心的人,凤毛麟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386140.html

上一篇:[转载]周国才:林海松涛
下一篇:两丛野地黄
收藏 IP: 120.244.166.*| 热度|

3 宁利中 尤明庆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