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期刊集群化的三个维度 精选

已有 5951 次阅读 2020-10-20 16:04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期刊集群化的三个维度

                   籍利平

  927日到28日,科学出版社举办的“科技期刊运营模式专题培训班”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期刊集群化”(简称“集群化”)。集群化,是凝聚作者、读者和办刊人(出版人)智慧和力量的有效举措,是吸引一流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和顶级作者的“魔方”,是提升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与影响范围的必由之路。

  首先,可以考察单刊内部稿件与栏目设置的集群化。就一个科技期刊而言,它实际上是几篇、十几篇、几十篇甚至更多论文的集群化。单期中论文数量不过个位数的,栏目设置的重要性不明显。单期中包含十几、几十篇甚至更多论文的期刊,如果在栏目设置上没有想法,想得不周密,这本期刊看上去就好似一盘散沙。一堆自然来稿堆起来,自然行成一期,显示不出编辑的心思与设计。这一方面让读者选读论文时无所适从,降低了阅读欲望和效率,另一方面,“一把沙子难敌一块石头”的散沙效应过于明显。即使单期刊发论文不过十篇的期刊,分成两三个栏目的效果,也比不加区分地堆放论文好得多。以测绘类期刊为例,以“大地测量与导航”“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为三个主要的栏目,比不分栏目地安排论文要好得多。当然,因为现代测绘已经与卫星导航、航天测绘、大数据等技术密不可分,期刊栏目设置也不可以几年、几十年一贯制地保持这三大块。栏目设置中,稳中有变,不断推出新栏目,作者、读者感受到编辑们的用心,才会留得住他们的关注。

  其二,三五个期刊的小集群。

  现在不少机构成立了期刊中心,有以编辑为关键词的,有以出版为关键词的,有以发展为关键词的(偏少)。不同的关键词,隐含着不同的集群理念。以仅有三五个刊的小中心为例,能不能实现1+1+1+1n个)>n 的集群效果,是检验中心集群化凝聚度的因子之一。如果一个中心的若干个期刊,貌合神离,出现的结果是1+1-1+1--+1n个)<n 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中心,凝聚力和集群度就远远不够了。

其三,必须谈到集群化的凝聚度了。凝聚度是衡量期间集群化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维度。以旗下有几十甚至上百家期刊的学会、协会和大型出版公司为例,如果这些期刊的旗帜(标识)不统一,那又如何谈凝聚度呢?它们的徽标(名称),应该统一,在封面上出现的位置最好也统一起来。举一些也许未必恰当的例子:我们看到一队穿制服的人,会觉得他们是统一的。看到着装一致,横成行、纵成列,散开或者集合的体操队,都会觉得他们是统一的整体。头戴同款贝雷帽的士兵们,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虽然看上去贝雷帽有某种程度的倾斜,可是由于它们的倾斜角度的一致性,反而提现了这些士兵们的凝聚度和(蕴含的)战斗力。

其四 期刊集群化的广度和深度

为了节约篇幅,将这两个维度“集群”起来说。从期刊集群涵盖的期刊数量上,不难感受到集群化的广度。没有一定的覆盖面,集群化的“威力”难以呈现或者凸现。在提高期刊集群的覆盖面时,参与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主编、编委会)之间,应预先有深度沟通、全面沟通。大家都意识到了集群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那样集群化之后才能够配合默契,才能够深度融合。在集群化的深度上,当然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先以不过三五种期刊的微型中心为例,如果仅仅是这几个刊物编辑的“联合办公”,操作流程上仍然互相独立,连已经发表、录用的论文,连正在审稿、加工的过程都不能互通和分享信息,那这些期刊的集群化,凝聚度就偏低。

在《科技期刊编辑防范“一稿多发”的内外条件》(编辑学报,2019,增刊2)一文中,笔者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科技期刊可以依靠专业委员会或者行业协会,进行期刊集群化建设,例如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等。具体到测绘科技期刊,可以将测绘期刊联盟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建立期刊联盟(以及论文、作者、专家等数据库),共享已经发表、已经录用的论文作者(机构)、摘要等信息,有助于防范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尤其是可以防范那些利用不同期刊审稿、录用与发表的时间差,短期内一稿多发、谋取超值私利的作者(团队)。

期刊集群化的广度、深度和凝聚度,都是衡量集群化效果的重要维度。当然,还有值得考察的其他维度。笔者的拙作,如果能“抛沙引石”“抛砖引玉”,那就是“超值”的收获了。

(籍利平,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期刊编辑中心工作人员。此稿为原创首发。2020102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255071.html

上一篇:今年路遇的测量员
下一篇:[转载]中国大地原点在泾阳永乐镇(视频链接)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6 郑永军 黄永义 孙颉 赵凤光 杨金波 任胜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