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DXZJ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DXZJW

博文

今日最新Science,精确控制反应,绝了!

已有 1631 次阅读 2021-3-19 08:35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png2.png

串联和协同催化可以通过减少分离、耦合反应来控制反应的选择性,从而彻底改变化学生产,其应用包括单位点或多米诺反应,含交换流体相中间体的多位点系统,以及界面催化。一些复杂的生物分子组装体可以在催化剂位点之间按顺序传递活性中间体,但多相催化剂通常没有实现这一目的所需的不同功能的精确定位,对反应中间体精确的时空控制仍然难以捉摸。

T1.png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中间体,在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缺口。非氧化丙烷脱氢(PDH)受限于吸热和反应平衡,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达到商业上可行的单次产率。丙烷氧化脱氢(ODHP)可以克服平衡限制,避免热裂解,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和水的催化剂的选择性随着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因为丙烯本身比丙烷更容易被氧化。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西北大学Peter C. Stair和Justin M. NotesteinScience上发表文章,通过将一种选择性氢燃烧催化剂In2O3(一种约2 nm厚的In2O3)置于丙烷脱氢催化剂上,并将铂纳米颗粒支撑在氧化铝球上,从而创造出纳米级的串联催化剂。这种涂层使铂纳米颗粒暴露,以便丙烷脱氢。在氧化铟-铂界面处,表面氢原子被氧化。

具体地,作者使用原子层沉积法在Pt/Al2O3上生长In2O3,这种纳米结构通过表面氢原子转移使结构域动态耦合,导致铂将丙烷脱氢(PDH)转化为丙烯。然后用In2O3选择性燃烧氢,而不过度燃烧碳氢化合物。其他纳米结构,包括铂在氧化铟上或铂与氧化铟的混合,都有利于丙烷燃烧,因为它们不能有序地组织反应。其净效果是丙烷在超过PDH平衡的高产量下快速而稳定的氧化脱氢,这种方法使丙烯的产量提高到30%。使用这种纳米尺度的催化剂的串联催化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中的高选择性。

1.png

图1. 串级反应模型

2.png

图2. 催化剂活性及结构概述

3.png

图3. (Pt/Al2O3)@35cIn2O3与已建立的ODHP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比较

4.png

图4. 串联催化剂的表征

文献信息

Tandem In2O3-Pt/Al2O3 catalyst for coupling of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to selective H2 combustion. Science 371 (6535), 1257-1260.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5/1257

华算科技专注理论计算模拟服务,具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性。是同时拥有VASP、Materials Studio、Gaussian商业版权及其计算服务资质和海外高层次全职技术团队的正规机构!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等方法相结合,对电池、催化、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进行多尺度设计与模拟,专注为海内外催化、纳米及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材料计算模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客户群体:已为清华、北大、天大、北理、北航、西交、华工、同济、复旦以及中科院各大院所等百余个高校院所提供超过1000个解决方案。

点击链接提交计算需求http://tsinghuasuan.mikecrm.com/600FYnG 

DFT理论计算培训包括:

VASP软件零基础培训、VASP晶体与二维材料专题培训、VASP表面/吸附/催化专题培训、VASP半导体与缺陷专题培训、催化DFT计算培训等。

Materials Studio零基础培训、Materials Studio电催化专题培训、Materials Studio进阶培训等。

高斯计算零基础培训、高斯进阶培训等。

联系人:吴硕  电话:13128723011  微信:huasuan-s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小硕.jpg

DFT催化.jpg高斯零基础培训.jpg2.png1.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31381-1277539.html

上一篇:Online!华科周军教授Joule:特殊的致敬,迈向热化学电池!
下一篇:今日最新Nature Materials:双原位手段揭示缺陷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收藏 IP: 120.231.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