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萧告诉笔者,他发现这件事是“挺偶然的”。他目前正在看一些劳动经济学方面的书,5月20日晚,他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的书,其中第23页提到的一篇论文——《丢失的女人与茶叶价格——与特定性别有关的收入对性别失衡的影响》引起了他的兴趣,就想上网查一下这篇论文。回到宿舍后,他在中国知网搜索系统里输入“丢失的女人与茶叶”后,并没有查到该论文。于是他更换了搜索词条,转而搜索“人口与经济”这一主题的相关论文,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索“人口结构”后,他找到了一些论文,就把它们下载下来。其中包括《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和《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它们都作为“引证文献”,被显示在一篇题为《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的论文的下载界面上。该页面还显示,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都被收录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
根据小萧的介绍,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这两篇硕士学位论文。经过仔细比对,笔者发现,除了省份名称不同外,两篇论文的章节结构完全一样。而论文的内容,正如小萧在帖子中所描述的那样,“除了把‘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以及一些统计指标的对比排序结果稍微改变之外,从摘要到目录到文献综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后面的对策几乎完全一样”。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5/25/content_11428721.htm
看了网上的这个报道,让人想起关于抄袭的一些思考。
抄袭现在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不抄别人的,也有可能抄自己的。我记得看过一篇新种的文章,里面的环境描述和作者十几年前另一篇文章里面的一模一样,其中还带有一处引文,作者抄的时候忘了加在附录里面了,结果编辑也没有发现。如果你看某个作者的文章多了,会发现很多文章都有相同的部分,这算不算抄呢?
网络使抄袭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呢?必须承认,网络的出现,使一个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资料,也更容易拷贝别人的文章,所以,抄袭变的更快捷。另一方面,网络也让抄袭更容易被发现,像这次抄袭,只有有人查资料,就有可能发现,并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异同。如果在以前,两者分别在两个发行范围很小的地方发两篇一样的文章,可能发现的几率就要小的多。
抄袭的技术问题?这个抄袭是如何进行的呢,会不会就是一个人从网上下了先发的文章,然后改了地点,就作为自己的发表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首先,在cnki下过文章的人都知道,它的硕士论文基本都是图片形式的,识别并重新整理,可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也就是说,抄的很累。其次,cnki上硕士论文的出现也是很晚的,从毕业答辩到出现在网络上,可能需要一年的功夫,那么,后面的一个人抄前面的话,可能抄的时候文章还没有上网。所以这个可能性也不大。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两人都向同一家“代写机构”订购了论文,然后。。。
希望以后的导师,盲评的老师还有学校稍微负一点责,那么这种可笑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我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抄袭,就是把国外人的文章拿来,自己译成中文,然后再国内的刊物上发表,这种抄袭的发现可能是有一定的难度吧,但是,肯定还是会被发现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