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shaxing

博文

丹霞和韵-(3)重访崀山(修订版) 精选

已有 7071 次阅读 2012-4-7 06:26 |个人分类:海阔天空|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face, center

丹霞和韵-(3)重访山(修订版)

 

我对丹霞地貌之浓厚兴趣,源于我国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而其中包括崀山(湖南)与江郎山(浙江)。作为纪念,去岁曾发表江郎山[1]与龙虎山[2]两集光影题丹霞和韵。而对于故里之崀山,虽曾造访,亦留下韵文[3][4],却一直羞于无光影为证。

 

 

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横跨湖南新宁与广西资源两县,由主峰八角寨(又称云台山)与其周围方圆108平方公里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丹崖奇石阵构成。我每次经由桂林回湖南新宁故里都要从崀山脚下经过,但总是烟雨蒙蒙。这次清明回湘,难得遇上晴空万里,自然产生重访崀山之念。说来也巧,当我乘坐长途汽车正在接近崀山之际,收到高中同学建国君短讯,问及清明是否回湘扫墓。当得知我正在回湘途中,建国君便当即约上另外三位高中同学共进午餐,并热情地安排午后游览八角寨。让我惊喜的是,别后近三十六年见到了祖兵君。

仲春之末,八角寨下的黄贝村桃红柳绿,百花竞放,尤其是遍野嫩黄的油菜花在温暖的阳光下,肆意张扬着其鲜艳的色彩。蜜蜂们依着自身的旋律,穿行于百花丛中,尽情地陶醉于这略微迟来的春天。油菜花尽头险峻的八角寨与其统领的丹崖奇石大阵,俨然在守护着这份宁静与和谐。

与建国君来到八角寨湖南侧入口略等片刻,便见祖兵君带给了我新的惊喜-同样阔别近三十六年的“福特前总统”(福德君的戏称)将与他一道为我做导游。由于我们是按拍摄条件安排的时间,迎面碰上的满是已饱览丹霞风光、乘兴下山的游客。两位极尽地主之宜,饶有兴趣、滔滔不觉地为我介绍各个景点及相关趣闻。不知不觉间,我们便登上了八角寨最高处。凭栏北望,浩浩荡荡的丹崖奇石跃入眼帘。犹如万马奔腾、又若大海汹涌。更远处,湖南第二大河流-资江蜿蜒迤逦,与崀山擦肩而过,加之舜帝赐名之传说,给崀山增添了几许浪漫气息。柔和的光线下,只见几位远道而来的摄友,架着他们的“长枪短炮”依然在执着地等待着更为美妙的光影传奇。

我们依约西行,从八角寨顶往广西方向下山,在通往降龙岩的途中回眸仰望,只见险峻的八角寨在夕阳映照下,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酷似雄伟的布达拉宫。穿过传说中的降龙岩,迎来的是长约一公里的半空栈道。漫步危崖之腰,俯瞰万丈深涧,凝望远山衔日,让人顿觉时空凝固,不禁摒住呼吸,遐想这神奇造化之前世今生。

穿过栈道,便是我称之为“龙脊梁云梯”的步道。山下,建国君已经在广西侧入口接应,我们彼此挥手致意。整个崀山已沉浸在静谧曼妙的落霞之中,唯有高高的八角寨依然在余晖照耀下守望着群山……

这时,秀定君夫妇正在热情地张罗饭菜,来电话问我们何时能赶回窑市(崀山镇)餐聚。我只得带着不舍,挥别了这梦寐多时的余晖沐丹霞之境。汽车沿着资江的流向飞速北行,崀山变成了一张张剪影从我们身边掠过。我沉浸在这一天一系列惊喜中,为终于捕捉到夕阳下的崀山丹霞光影而略感得意,深深地感谢各位老同学。岁月让我们各奔东西,却又在阔别之后让我们相聚到一起,尤其是在这历经亿年沧桑的丹霞之境。我不禁感叹着往事如风,青山常在。蓦然间,我不禁产生一种奢望,莫非秀定君还会给我新的惊喜?

……

 

1)      丹霞和韵-(1)旧相册中的江郎山

2)  丹霞和韵-(2)望海潮 龙虎山问秋

3)      望海潮 资江梦源

4)      水龙吟 资江春韵

   

1(HDR) 

2 (HDR)

3

4

5

6

8

10 (HDR)

11 (HDR) 

12 (HDR)

13(HDR)

14

15

16(HDR)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679-556259.html

上一篇:仲春晨曦
下一篇:沁园春 崀山丹霞
收藏 IP: 218.109.151.*| 热度|

48 余昕 杨学祥 戎可 王芳 张玉秀 杨晓虹 黄晓磊 郭向云 庄世宇 杨月琴 李璐 马磊 沈晓雄 李学宽 徐长庆 吕洪波 徐建良 高建国 史智才 李土荣 陈国文 杨秀海 罗帆 黄锦芳 柏舟 卫军英 雷栗 陈绥阳 钟炳 唐常杰 赵国求 陈小斌 孟津 徐东 郑融 马英 柳林涛 葛素红 刘苏峡 孙彧 齐霁 徐耀 Majorite crossludo mathqa xiafan caogenta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