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tong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ltongji

博文

新学期寄语: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最伟大的表演

已有 5909 次阅读 2017-9-10 22:4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嘉数汇》部分同步更新,内容大部分原创。请扫码关注《嘉数汇》公众号。

今天是教师节,正好也是临近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给大家总结点最近看到的一些文章,就算是给大家的新学期寄语吧。

1、引言

有一本书,书名我很喜欢:《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

它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的一部经典佳作。道金斯在书中运用大量跨学科的故事,数百幅精美图片以及考古学,物理学,化学,胚胎学,数学模型,向我们证实:进化不仅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它有着惊人的力量、简洁和美好;它的工作成就嵌在万古的岩石中,在包围我们的无穷无尽的、最美丽、最奇异的生命形式中。我们发现自己位于枝繁叶茂的一棵生命之树的一条细小树枝上,这并不是意外,而是通过非随机的自然选择的进化的直接结果,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今天,我们同样面对着这样一个世界:当我们看到生命从诞生到进化、以及自然选择中的美丽与伟大,就会去尊重这个世界,尊重他人,以及那些美丽的植物和动物;所有的生命都是宇宙中的奇迹,是我们诞生链条的一环;今天的整个世界已经成为我们的舞台,我们要在这个舞台上进行最伟大的表演。

2、你们的舞台将是整个世界

今天,同学们赶上了中国崛起的最好时代。在不久的今后,比如十年,中国将成为领先世界的一流强国,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而那时,正是你们走进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中光芒万丈的时候。

今天,我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超过欧美很多国家了,比如高铁,比如机场。而且这种进步是硬件和软件全方位的。再比如,当下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盛在最新的AI研究报告《China's Ris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提出了AI创造价值的4个驱动力:计算能力、基础设施、人才和数据。中国的超极计算机、互联网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专家群的壮大、以及人口与经济规模使得这几项都走到了世界前列,特别是大数据,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带来了天生的优势。

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和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完全重叠的崛起。这种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其力度、深度、广度、厚度,强度,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

这需要世界一流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和方方面面的大家,呼唤着各类人才群星灿烂般地涌现。毫无疑问,这些人才和大家将从你们中间产生。

所以,你们的舞台将是整个世界,你们与伟大的人民共和国一起崛起、一起成功、一起成为世界第一。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希望你们能在追求真理的目标下,打牢知识基础,培养创新意识,大胆怀疑和批判,有意识地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从今天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你们就要为这种未来做好准备,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特别是人格、视野、学识、体魄等方面的准备;你们需要进行深刻的转变,做到自我教育、自我认可、自我相处、自我挑战与自我创新。

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你们不仅能重塑中国,甚至可以重塑整个世界。

真理往往都是相通的,也都是朴素的,让我再具体补充几点,第一点便是学习。

3、学习必须超越知识

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首次到美国访问,有记者问他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书中查到答案。接着,他说了那句特别有名的话:“学习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靠知识积累就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习必须超越知识。

在今天,很多的知识可以上网查到。在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知识机器会帮你查到。所以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当前和未来更值得我们深思。

再比如,当下的新人工智能浪潮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而死记硬背、大量做题正是我们当下进行学习的通常做法。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学习方法的优势荡然无存。高考机器人已经在开始说明这一点了。

而超越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原创风格。

4、要形成自己的原创风格

原创性是什么?

脑神经外科医生奥利弗·萨克斯在其著作《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中,这样定义过原创性:

“创造性有一个特征,它是极其个人化的东西,具有坚定的自我认同和个人风格。它反映在才能之中,与之交融,形成个人化的体例与形态。在这层意义上,所谓创造性就是指打造出新事物,冲破既定的思维方式,自由地翱翔于想象领域,在心里一次次重铸完整的世界,并且始终以内省得批判性眼光审视它。

实在是深得要领、确切而深奥的定义。披头士的歌曲、村上春树的小说、贝多芬的音符、刘慈欣的幻想、梵高的画、赖川声的剧本,无疑都是原创性最好的代表。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说到:依照我自己的想法,要说特定的表现者“拥有原创性”,必需或多或少的满足以下条件:

  • 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点的风格(或是曲调,或是文体,或是手法,或是色彩),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听上一下),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 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要拥有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力。

  • 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纽约时报》在2014年提到刚出道的披头士时写道:

They produced a sound that was fresh, energetic and unmistakably their own.

(他们创作出来的乐曲新鲜,充满活力,而且毫无疑问属于他们自己。)

十分简单的表达,但作为原创性定义或许有最能让人明白,描写和再现它所带来的心灵状态。如果有可能,希望阅读我作品的读者也能相同的心境。就像在人们的心灵之墙上开辟出一扇新的窗户,让新鲜的空气从那里吹进来一样。

而原创性思维的来源之一就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5、要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

创造力确实需要知识的累积,但除了知识,还需要什么呢?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清华大学的钱颖一教授提出过一个简单的假说:“创造性思维 = 知识好奇心 + 想象力”。

这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强。因为人接受的教育越多,知识积累多了,但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减少,所以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加,好奇心和想象力反而会逐渐递减。因为我们后来学的知识都是有框架和设定的,不管什么知识都是这样。连爱因斯坦都曾经感叹,好奇心、想象力能在正规教育中幸存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现在人工智能很热,但是最怕的也就是大家一股脑的全都去追这个热点,而且还是那些低级重复的事情。例如,用个已有的机器学习框架去解决一个现成的问题。真的不能这么干,人还是要有更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大的群体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人工智能应该去跟各行各业去结合,慢慢地做出一些原创的技术。

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你要用你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去挑战这些知识框架,即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挑战是错的。

创新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与价值取向有关。

6、树立高追求的价值取向,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当下的中国即是一个崛起的中国,同时我们面临的也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社会,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一点,短期的功利主义在我们的周围蔓延开来,包括我们自己,也很难独善其身。

美国波士顿时间5月25日下午3点,哈佛大学举办了2017届学生的毕业典礼。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回到母校,做了毕业典礼演讲。在飘着细雨的哈佛广场上,辍学生扎克伯格终于被授予了学位证书。

在这场毕业典礼演讲中,扎克伯格主要讲到了两点:

  • 我们作为千禧一代,仅仅找到我们个人的目的或使命是不够的;

  • 我们这一代面临的挑战是,要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这是真正幸福的关键,也是我们保持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总的来说,就是要有追求,要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要超越短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而高追求的价值取向则对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价值取向和创新的关系,清华大学的钱颖一教授将其简单分为下面几种:

  • 短期功利主义;

  • 长期功利主义;

  • 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

毋庸置疑,后面的比前面的有着更高的追求。对短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是为了发论文、申请专利、公司上市;对长期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有更高的追求,为了填补空白、争国内一流、创世界一流;而对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而言,创新有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变得更加幸福。

现实情况是,具有第一类动机的人很多,具有第二类动机的人也有,但是具有第三类动机的人就少了,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义。急于求成的心态、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导致更多的简单低级的重复,而较少真正的创新,更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

因此,在价值取向上要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同时,还要避免成为“聪明机器人”的陷阱。

7、避免“聪明机器人”的陷阱

什么是“聪明机器人”呢?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在面对严格定义好的问题时,具有不错的、甚至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理很简单,他们具有典型的中国应试教育下的特征。比如说擅长考试,对于一些非常难的数理化问题,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人来说绝对不在话下;比如说标准化了的TOEFL/GRE考试,同样也是努力一番过后就能攻城拔寨;还比如说现在流行的码农刷题平台,同样也被我们一帮及其聪明的同学们发扬光大。只是很可惜,这些都还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这类“聪明机器人”进入到各大IT公司以后,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搬得一手好转,前提是这些砖已经被设计好;然后,你会慢慢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你顶多能够扮演的,最多也就是一个熟练搬砖的人而已,你很难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砖。实际上,相对于某个特定熟练的技巧、以及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正好是你在学校的老师,或者你在职场中的领导所正在做的事情。

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应试教育还是挺爽的,在自己的舒适区中习惯于在一些条条框框中展现自己的长处。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绝对不是世界的全部,现实中的世界永远是复杂的、随机的、不确定的。在你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才是你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种创新的能力,是不可能从应试教育中产生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你永远只会在职场中会停留在底层,撑死了也就是个更熟练的搬砖工。

离开自己精神上的舒适区域终究是件痛苦的事,然而我还是必须要说,请尽量在你的学生生涯当中尝试着去改变,越往后成本约高,直到你成为一个“聪明机器人”。

避免成为“聪明机器人”陷阱的一个方法就是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8、培养自己踩坑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可能你会说,对于个人来说,是拥有的知识和专长;对于公司来说,是掌握的关键技术和拥有的人才;或者更加“智慧”点的回答:是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这些都对,对到无法反驳。

发动机是GE的核心竞争力,即便今天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都这么成熟的情况下,发动机依然是GE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大家没有看到的是他们家曾经踩过了的坑;搜索引擎是Google的核心竞争力,即便是现在的搜索理论,框架,甚至开源技术这么成熟,还依然是Google家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大家没有看到的是他们家曾经踩过的坑;深度学习这两年一飞冲天,成就了很多公司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大家没有看到神经网络的研究这么多年,先驱们这几十年中曾经踩过的坑。

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例子,只为了说明一点:没有他们之前踩过的千万次的坑,是不会有他们的今天的。正如莱特兄弟的飞机、爱迪生的灯泡、牛顿的苹果、以及屠呦呦的青蒿素。

所以,我们曾经踩过的那些坑,才是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之前在专业领域踩过的一个一个的坑和积累的有效的跨过这些坑的方法,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发产品和推向市场中踩过的一个一个坑,而这些坑就存在于研发团队中核心人才的大脑中,积累出不同的跨坑方法和效果。

所以,大家一定要去尝试,要去时间,要去不断地踩坑、总结、再踩坑,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踩坑的过程中,你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品质:Grit。

9、拥有Grit(坚毅)的品质

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Grit可译为“坚毅”,但其涵义远比毅力、勤勉、坚强都要丰富得多。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Angela Duckworth在2013年TED演讲时,给予Grit的定义是:“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简单来说,就是: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

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比如下面几个要点,大家则可以考虑试试:

  • 给自己制造一些挑战

这一点很重要,没有好的挑战,很难激发你的动力,以及挑战成功后所获得的成就感。以我们计算机为例,如果你做好了一篇论文,估计能够达到CCF C类会议的质量,那我会建议你至少去投B类会议,甚至进一步修改下投A类。人为拔高给自己制造挑战,会在你的性格塑造上相当收益。

  • 不要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就立即放弃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遭遇挫折会是一种常态。一个项目、一个实验、一篇论文,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相当多的、甚至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挫折。一定要坚持,再坚持一下,即便最后没有获得成功,你还是会发现很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

  • 制定时间表、坚持、反复练习

你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特点,给自己设定一套方法论。什么番茄工作法、GTD管理法等等,配合一些APP,效果还是不错的。总的来说就是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有效时间,给自己设定时间节点、坚持反复练习与实践,最后达成目标。

  • 与无聊和沮丧作伴

很多事情到了一定的深度以后,你就会发现很难再找到和你一起的人并肩奋战了,加上遇到的一些挫折,无聊与沮丧会常常相伴。你需要习惯他们,并和他们做朋友,然后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很多时候还是挺可爱的。

最后,还有一个对理工科同学特别有用的方法论:工程意识。

10、培养将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工程意识

成功往往分为两个步骤: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完成了一半,选择一个好的模式解决问题或许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当下,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 第一,“山寨”模式。对标同类企业或者遇到相同问题的企业,参照他们的方式做调整;

  • 第二,根据长期培养出来的工程意识做决策。

  • 第三,通过数学、物理等科学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找出问题的核心关键点来解决问题。

在这三种模式中,第一种模式难有突破性创新,第三种模式最优但一般人难以做到,第二种模式——工程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培养的,也是能把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核心能力。

工程意识是一种综合能力,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必须通过大量的动手训练、设计思维的训练、理论课程的训练培养出来。

积极培养个人的设计思维、动手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以及充分的利用数学工具,积极实践工程的全过程构,构成了工程意识的几个重要方面。

可以看到,工程意识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工程的全过程,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只有经历了工程的全过程,从提出概念,做出工程原型,找到应用场景,最终变成了一个产品,你才能说真正懂了这项技术。如果要总结工程的全过程,那就是敢于冒险和挑战自己,敢于在你事业最顺利的时候颠覆自己。

因此,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将学术研究和商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工程意识,将使你的终生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总结的最近看到的一些内容,总结一下:

  • 学习必须超越知识

  • 要形成自己的原创风格

  • 要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

  • 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 避免“聪明机器人”陷阱

  • 培养自己踩坑的核心竞争力

  • 拥有Grit(坚毅)的品质

  • 培养工程意识

希望在这新的学期里,不,应该是从现在开始,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全世界的舞台上,努力的锻造自己,开始你生命之中接下来最伟大的表演。

参考文献:

  • 理查德·道金斯,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 中信出版, 2017.

  • 张维为, 你们的舞台将是整个世界, 2017.

  • 钱颖一, 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2017.

  • 村上春树,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飞总聊IT, 聪明的傻逼们, 2017.

  • 待字闺中,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2016.

  • TED演讲:这是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品质—Grit, 2013.

  • 李泽湘:工程意识,百亿独角兽的核心竞争力, 20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2272-1075318.html

上一篇:终极战争:苹果终将无法逃脱被定义的命运
下一篇:wuhan2020:武汉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开源信息收集平台
收藏 IP: 101.80.205.*| 热度|

7 周健 王林平 张延良 强涛 hmaoi tongjizw wek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