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嘉数汇》部分同步更新,内容大部分原创。请扫码关注《嘉数汇》公众号。
Chronus(克罗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远古神族,代表着时间,是宇宙之初最先诞生的神祇。时间之神Chronus自然是备受希腊人的尊敬和崇拜,而他也确实留给了人类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他的偏爱:经典。
回首历史,一些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即便星移斗转,时移世易,他们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典作品,仍被今天的人们记起和谈论。而阅读经典也早已被列为通识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简单地说,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随后他又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Calvino是意大利新闻工作者,短篇小说家,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他还有句名言:“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而我们的易中天老爷子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按照知呼大V“采铜老师”的说法就是:那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经典”在我们今天这个互联网喧嚣时代有着特别的意义。正如《奴隶还是主宰:信息数据大爆炸时代的渐行渐远渐浅薄》一文中提到:随着互联网渐渐主宰人们的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经典的价值。微博、朋友圈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也越来越难以保留持久的兴趣。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同时,也在逐渐丧失我们自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互联网正在改造我们,海量的信息正在悄悄吞噬着我们的生命之源——注意力,让我们的大脑日益空泛、日益浅薄。
大数据时代的人们是焦虑和浅薄的,而治疗这些病症最有效的良药就是“经典”。
经典不仅仅是古典,不是几百年前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才叫经典,现在的活着的活跃的领域内的大师写出来的作品,甚至是那些还未成名的深刻的工作,很可能就是明天的“经典”,实际上也是很多人在追着这些现代经典来读的。
Google doodle, Louisa May Alcott's 184th Birthday
可以说,在任何一个领域内,都应该阅读经典。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林迪效应”,说的是:对于会自行消亡的东西,每多存在一天,它所剩时日的期望值就会减小一些;而对于不会自行消亡的东西,每多存在一天,它所剩时日的期望值会增大。这个效应对经典作品正好适用,一部经典流传得越久,它就越可能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传承下去,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存在很久的东西不是像人一样“老去”;它的“长岁数”是逆向的。它每度过一年而不消亡,它增长的寿命期望值是加倍的。事物的坚挺性与它存在的时间成正比!
今天朋友圈中全民热议的话题,很可能只能维持一两天的热度,随后就归于沉寂。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上构成的是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大数据时代的这种信息噪音已然越来越多了。
我们如何才能从庞杂泛滥的信息中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又是“信息噪音”呢?
“慎思明辩”是一种,另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扩大信息价值评估的时间尺度。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
短时间尺度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中等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而长时间尺度则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时间作为一种历史研究的工具,无论是方法或是视角,是无处不在的,它在历史学中是弥漫性地、渗透性地存在着的,甚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时间的历史。
Braudel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如果用这种不同时间尺度调节的方法,去甄别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和数据,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价值”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进而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对互联网泛滥的信息和数据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焦虑。因此,从个人成长的层面上讲,这种阅读经典的“复古”行动也恰是最有效率的。
经典作品不一定“教导”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因为我们总能在经典文本中邂逅一些“似曾相识”或“早已知道”的东西,有时我们自以为很独创的东西原来在很多旧书中早已说过了。
经典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使我们在整个“时间尺度”上对事物的本质产生共鸣。
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深度学习”。到今天为止,无论什么样的机器学习,本质上都是在统计数据,从中归纳出模型。实际上,很早以前大家就认识到,深层的神经网络比起浅层的模型,在参数数量相同的情形下,深层模型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以前对深度神经网络,没有太有效的工程优化方法。而今天,随着大数据和GPU这样的技术不断发展,深度神经网络才变成工业界实用的武器,并且在若干领域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而它的本质实际上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被这些所谓的新概念弄花眼,关注新常态是一个方面,关注事物的本质则更重要,因为这才是创新的源泉。
目前机器获得智能的方式是依靠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与人通过逻辑思维的方式不同,但真正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人的逻辑思考是由已知推出未知,很多时候也是一个类似举一反三的思维过程,也是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而机器对大数据的利用与此相似,都是将已有的数据和解决方法应用到新的领域,也是对思维模式的一种理解。
所以,如果机器能够客服对思维模式的理解,或者说知道如何产生一个新的思维模式,那么机器与人也就没什么差别了。而大部分人也并不知道如何产生一个新的思维模式,现有的思维方法基本都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这么看来,这种不知如何产生新的思维模式的人与机器似乎就没什么两样了。
任何技术经历的磨难与辉煌,乃至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都需要参与者们抱定一颗平常心,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毅力去攻克一个个产品与技术难关,需要对于科学技术真正的信仰与坚持。
有些事我们凡人难以捉摸,只能靠时间来揭示,因为时间之神能“理解”我们凡人无法解释的东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与等待。
注:蓝色字体部分为今天课后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大数据的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