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写于大约去年的这个时候,面对各种愈演愈烈的各种不公平待遇,我忍不住又发在这里!各位看官包涵.
原文名为<重点大学的真耻辱羞辱我们非重点大学出身的人一生!> 现在感觉改成《"特权"的真耻辱羞辱我们和我们的国家一生!》比较应景和合适。下面的长文也是详细述说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和抱怨的。
眼看2012我的毕业年就要到了,在国内教育中煎熬了20多个年月(1990-2012)马上就要结束了,要为世界末日年马上要到来是否能安稳活下来找到工作而忧虑,也没办法,毕竟这可是自然的力量,呵呵,开玩笑。但是很少为工作焦虑的我慢慢地也为2012年毕业后的工作而焦虑。
因为我小学初高中都是在农村受教育,虽然在那所私立高中一直名列前茅(年级前三名),当然坦白的说,不是因为我能力好聪明,实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笨而且教育环境也不好,我只不过好了一点点,所以说我高考虽然算考的最好,也就在这个高分的山东省刚好压在二本线进入了一所很不入流的大学---**大学,它非211,更谈不上985,没有什么贵族血统。虽然我高中时的作业本和学习本上都梦想地写上“清华大学生科院某某班”,但我还是像阿Q一样安慰自己,不能让自己在复读中蹉跎自己的青春岁月,我认为自身的努力和教育环境至少同样重要,有时候还更重要,我可以慢慢努力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特权面前这些都是白日梦)。
总的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是很感谢我的母校,虽然它没有赋予我贵族的血统,但是我认为自己在那里通过同学的熏染刺激,通过学校的图书馆和老师们寻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梦想和追求,从一个不谙世事不知丁卯的毛头小子,知道了生命中孰轻孰重,知道了我这一辈子能够发自内心的快乐的做些什么,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贡献些什么,并让自己和他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当然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我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三年大学的苦苦思索后,我在自己喜爱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间做出了自己一生的选择----我决定我这一生要去做个科学研究者,去开拓人的认知,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当然我并不是不喜欢或者否定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的价值,因为那同样重要我也一样喜欢,但是我选择科学作为我的职业,生活中和工作中我把文学艺术音乐社科同样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我会关注和学习他们,但是从没考虑过靠他们谋生,它们梳理、点拨、滋养我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这几年的工作和学习,实际上是在困顿、比较差的环境下自身的学习和深造,让自己成功转身为真正科学研究者的过程。从事研究生教育或者正在国内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们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我每每想退缩于科学研究转向其他更能给自己带来物质财富的领域时,我都会想起大学三年级时候那时候我的决定,我相信对于我个人来说,那三年的思考我没有错,我的选择也一定是对的。想到这些我就又勇敢起来,在繁杂的实验和海量的科学数据与自己犀利跳跃的思维和清晰的设计思路间,重新燃气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大三的时候,为了能让自己有做研究的资格,仅仅对研究拥有热情而对研究过程本身不甚了了的我,报考了研究生,选择志愿时,我曾犹豫过清华、北大、南京大学,以及四大理工(大连理工,北京理工,华东理工,华南理工)这些在国内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处于顶尖和一流的大学,但是我最终在详细查阅各种资料信息后,选择了在我学习的领域国内最顶尖的研究机构---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作为我的报考志愿,因为不是出身于重点大学尤其是211和985学校,**大学没有自己的研究生报送名额,即它没有资格向任何大学免试保送自己的学生攻读其它学校的研究生,重点大学能力强啊,而且是贵族血统他们有很多保送名额,据说他们每个班级有相当一部分被保送(前茅的学生),然后有一少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努力考进自己的学校攻读研究生,或者学校和国家合力提供机会和资助去国外攻读研究生若干年后可以变成浑身镀满黄金的海归,还有一部分无心研究的就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当然这些只是耳听,我不是重点学校的学生,没有亲见,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因为我没有占尽这些先天优势,或者说几乎不占任何优势,去努力争取化学所保送后剩下的名额,在紧张快乐学习环境不断变动,整天背着一大包书跑来跑去的备考日子里,时常会兴奋焦虑失落,因为总感觉自己这点学习复习的不够好,那点不够强,每每看到化学所和北京大学这类一流单位招录学生的各项成绩都有点心虚,但是真正做起来模拟题测试起自己的基本能力来又重拾了自己的努力的信心。
就这样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按多年的考试经验应该放松休息,但是还在梳理那些重要的知识点。第一天第一场英语考试,不得不佩服英语考研试题的经典和对多年英语学习实力的考验,就在这一场自我感觉极不好的从小到大没有放弃过任何考试也没有因为任何考试不及格的我有想放弃的年头,时间赶的真紧,作文草草收尾,为了写那关键的作文,放弃了10分选择补句子题全选B,第一场考试几乎让我这次考试全失信心,但是身经十数年大考小考的我迅速调整心情和状态,进入下午的政治考试,政治考试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它比较主观很容易往上面写东西,而且自己的也用功准备和复习了。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第一场物理化学考试,考试开始,整个考场里只剩下一般人左右,就是说30人已经有一般人放弃了考试,下午的有机化学考试又有若干人未到也放弃了考试。我个人对于数理的悟性和理解能力强,但是具体的运算演绎又相对迟钝,加上中科院各院所自主命题的专业课的难度在国内也是最高和最新奇的,这次明显题量大而又有若干新奇的东西,在紧张的考试中我几乎答完了所有的题目,有一题目由于没时间只写上了可能用到的主要公式,10分的题最多给个一两分或者不给,这也是我这科考试略显遗憾的地方。下午的有机化学考试,就是我的噩梦了,因为有机化学中的化学物质和各种繁杂的化学反应,以及各种分析仪器的数据分析与测算,这些东西不像物理化学和数学,它们缺少很强的逻辑关联,需要反复不断的记忆和温习。经过近两天紧张的考试,试卷发下来我的脑子就是空白,开始的反应产物题作为我的热身苦力搜索这我的大脑,不过这一大题几乎全战落败(这一大题近40分),幸好进入第二大题,我的脑细胞渐渐苏醒,几道小题中状态渐好,做出来了一部分,进入最后一个大题,脑细胞完全苏醒,自我感觉几乎所有小题得心应手全战全捷。但是等这些全部做完后,这一季的考试铃声也敲响了,研究生入学考试每科考试时间都很紧凑,没有给大多数人回首检测繁复演习的时间。
不难想象,在和考友们一起回学校的傍晚,外面灯火闪耀,朋友们兴高采烈,我却难掩自身的失落和疲惫,失落的同时也是一个小小的解脱。很清楚哪一科是自己的滑铁卢,虽然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只要有机化学能过就OK.
过完2006年的农历新年的假期回校后不久,考试成绩就出来了,结果又出人意外,又有在意料之中的成分,英语成绩考了72分(满分100分,对于我来说相当于90分考了72分),这是我很喜出望外的,因为国家线当时好像是40多,能过55分就是很优秀的,55分是很多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要求线,60分以上的人占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可见考研试题的选拨能力。政治考了70还是72分我不记得了,这是个对我来说既正常又满意的分数,我不太关注它。物理化学考了127分这个也是我自豪和喜出望外的成绩因为相当于140分考了127分,很难得。接下来就是我的滑铁卢和低落了,有机化学考了72分,只过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专业课分数线(当然也过了内陆地区的线),当然我深知无望,因为中科院和各重点大学的专业课分数基本线都要求在90分,没有破例,过不了这个线你就没有资格面试,没有面试其他的也没有任何奢望。但是我的总分是远在化学所的总分要求之上的,上一年他们的分数线好像是320还是310不记得了,但是无用。失落中,我也不得不寻找其他更好的出路----调剂到较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和学科环境也能实现我的梦想,朋友是不是我又一次的妥协了?
在得知化学所可以复查专业课成绩后,我买了当天去北京的火车票,第二天到北京住在朋友安下后就去地处中关村的化学所复查成绩,这里中科院所云集,都市喧嚣中静谧和低调的研究环境让人肃然起敬和心生更大的向往,在毕恭毕敬的问得复查分数的办公室后,工作人员冷漠地让我留下联系电话后,说她查过之后给我电话或信息,我有点失落,我以为会让我自己查阅我的试卷,后来被朋友嘲笑天真。实际上这样后,我就对复查不抱任何希望,就迅速坐火车折回学校(我忘记了是会学校了,还是直接从北京杀到远在近3000多里之外的宁波正在筹建并在招录调剂生的中科院新的一个研究所),未在北京作任何逗留,这样后来被朋友骂过几次,来一天北京来它干啥。这成绩出来后,我联系过211或者985重点大学,记得最清楚的是兰州大学,他们的化学研究也是国内一流的,但是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直很难像东部地区一样能有充足的好的生源,心想我的成绩应该是他们可以考虑的对象,虽然曾耳闻重点大学一直歧视非重点大学的考生,没有报考他们学校的非重点大学的调剂生更别想又调剂进去的门了,电话打过去,果然验证了这些传言,他们说调剂的学生至少要是211或者985学校的考试,电话挂了之后我就有骂人的冲动,甚至暗自立下誓言,我以后做了大学领导,或者创办了自己的大学绝对不招录211或985等重点大学的学生,抑或是那些工作人员,当然我只是一时气愤,我想我是不会做出这样没有人性的规定的,要知道被歧视和被羞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从这里以后,这就在我的心里烙下了一个大大的心结,以后遇到类似歧视的事情,比如站街女被执法人员打和强制捆绑游街,比如刑事犯人被公开审判公开羞辱,这个结就会让我很难受很痛,为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中这些非人性的东西,那种难受难以言说,难以发泄。
但是被兰州大学拒绝后,没来得及考虑太多,我就和同样失落的考友一起坐上了杀往南方城市宁波的火车,一路南下越来越湿润茂盛的沃土,越来越蓬勃发展的经济生机倒是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考试与调剂的失利,而且这所新筹建的中科院研究院所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除了火车站,来到宁波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整洁宁静,坐上公交车直接去处于开发区的研究所,那里的老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在给我们看了想要调剂到他们学校的学生的名单后,名牌大学的出身的考生占了一大部分,老师委婉的说他们基本上不招收非重点大学毕业的考生,让我们考虑考虑西部青藏高原附近的那些中科院科研院所,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实际上我们也了解过这些院所,一是他们的各科分数线要求和东部沿海院所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也倾向于招录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
至此,我几乎完全打消了调剂进入任何重点大学的打算,当然后来也没有任何馅儿饼砸向我。如果说有馅儿饼的话,就是一天午睡的时候,**大学生科院打来的面试的电话,他们属于破格抢生源录取,因为真正的这一年的国家线还没有出来,他们按照上一年的分数线确定了面试人员,大量招录研究生,不过大部分是报考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落榜调剂过来的,他们没有歧视我这个化学专业而非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已感激不尽,而且生命科学又是我高中时蒙昧以求的研究方向,高考时分数低未敢报考,现在正好可以圆我的一个梦,而且杭州这座天堂城市,环境好,也适合学术研究,更让我喜不自胜。出发面试前,我草草看了一些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还有专业外语,面试和复试笔试部分我对自己的答题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是),后来成绩出来时,我记得是英文复试口语什么的是最靠前的,专业课也不来,就顺利以免学费的公费名额顺利入学了。2年半辛苦的实验和学习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培养和关照中还算顺利的过去了。
去年(2009年)研究机构和大学招聘教师和研究人员要求持续走高,进入这些单位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在同学和朋友都纷纷选择就业工作养活自己寻求经济独立和自由或者出国寻找更好的深造环境的情况,我一往无前丝毫没有考虑去工作地考入了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锻炼和研究工作,继续为实验自己的职业研究梦想而努力着。
这不已经进入二年级,顺利的话应该在后年的开春毕业的我和高我一年的好朋友们讨论起将来的工作来(他们已经面对进大学或者研究所工作,他们是中科院或者211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第一次开始为工作纠结起来,被歧视的心结再一次被狠狠的揪醒。
一是,中国人力资源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大潮,与快速膨胀的教育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包括各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生。进入大学工作的条件哪怕是个普通的照顾管理学生的辅导员,从我高中入大学起的基本学历大学本科要求,一路飙升到要求是博士学位要求。做一个授课的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大部分重点学校都把这一门槛提到了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实际上博士后只是一个在其他实验室做研究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做博士生的延续。而且大多数重点大学要求这些博士或者博士后要有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经历,这一条,在我看来是无理和没有人性的要求。倘若在美国,绝对会有人起诉这些招录单位歧视。他们的潜台词,没有出过国就没有资格没有能力,二话没说直接把你砍了,以后这个要求还可能上升到没有登陆过月球的不要。
实际上有这些要求,有大部分我也认了,确实每个学历都有每个学历的培养目标,没有这些学历的确说明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训练。但是我对国外经历还是有些愤愤,国外的就一定优秀吗,国外经历就一定带来高深的学术能力吗?回来忽悠的不占少数,当然我不是对海归们有异议,只是对这没人性的要求愤愤,当然对于他们来说,我也只能愤愤,这是法制社会,我想有条件而且当危机到我个人的原则的话,我会诉诸与我们健全伟大的法律。
另外一个也是最无法让人忍受的一点,重点大学(甚至相当一大部分的非重点大学)对招录补充教师和研究人员有这非人性的规定,比如我随便拈来一个重点大学今年的人事招聘规定(很重点的大学哦):“教师补充以接收“211工程”建设高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为主,且第一学历为重点大学全日制四年本科,硕士培养单位为“211工程”建设高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年龄在35周岁以下;体育教师可适当接收重点体育类院校硕士毕业生。”这段话的潜台词是说,非“211工程”建设高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去死吧,即使是“211工程”建设高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但是本科不是在重点大学年的人去死吧,而且即使本科是在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本科又是在“211工程”建设高校或中科院科研院所的毕业的博士生但是硕士期间不再重点院校的人也去死吧,想想能活下来的有多少,我们要是一路的贵族,犯一点错就去死。***(此处略去三个字,请尽情想象),都是些什么没有人性的规定,不是对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核,仅一些没人性的规定就能砍死所有拥有梦想和能力的人,难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按照这些既定的路去走去成长才是合格的?!我是有过多远经历的人更懂得珍惜和尊重,更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是不是唯能力下,让那些学历证书上的字回避下,看看真正的人。国外的大学招录一个研究人员及教师,都是组建一个相关学科的学术造诣高的人员,对招录人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设想进行答辩和审核打分后以决定是否录取,一切取决与你的研究经历成果以及你个人的研究能力,不想国内会把你的每个学历当作逼上梁山的罪犯的烙在头上的等级烙印,进而推脱自己的招录责任。可悲的时,这样的学校是大部分学校啊,这已经是一种风气和潮流。
我不明白教育资源和国家资助以及各种精英和顶级人才汇聚的地方为什么这样没有人性的规定,可悲吗?是的,很可悲,相当可悲!
然后普通的大学也做出类似的举动不要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这更是自己煽自己耳光的举动!
国内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一种氛围也是崇洋媚外的煽自己耳光的像,他们以招录海归为荣,这是在助长什么样的一种做法呢,就是逼迫我们的人出去,为什么不他们有能力的招录进来,给他们更多出外学习深造的机会呢,这点教育责任都没有,而是一味的媚洋,可悲可恶实在可悲可恶,还要在别人给自己培养了人才后,挺直了腰杆歌唱伟大的自己。
***(此处略去三个字,请尽情想象),一帮什么以人为本,去死吧,规定那些没有人性规定的人!!!朋友们,你说我这个出身“卑微”的人能不纠结吗?!
我写这些是纠结是气愤,但更多的是期望一起更人性和美好!希望不要在2012年世界末日没有终结掉我的未来,却被没人性的规定给终结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