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毛泽东“诗言志”和现代SCI论文的对应关系

已有 6288 次阅读 2012-11-17 23: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毛泽东, SCI论文, 诗言志

毛泽东“诗言志”和现代SCI论文的对应关系

岳中琦

根据百科名片,“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根据朱自清所著的《诗言志辨》,“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从古到今,我们可以知道“诗言志”的内涵十分丰富。各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不少人认为“诗言志”主要是指诗应当表达人们的志向与愿望。

毛泽东是世界伟人,也是杰出诗人。他手书的墨迹中,有不少“诗言志”三个字。19459月,毛泽东在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期间,诗人徐迟向毛泽东请教怎样作诗。毛泽东写下了“诗言志”相赠。在1957年杂志《诗刊》创办,主持人臧克家和徐迟请他题诗,他又写下“诗言志”。可见,毛泽东是十分理解和肯定“诗言志”的。

但是,关于“诗言志”的“志”,毛泽东没有直接进行诠释。

那么,我不禁要问,什么是毛泽东的“诗言志”的“志”呢?

难道它也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那种志向与愿望吗?

诗人徐迟就是那位发表在1978年《人民文学》第1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那时,我刚好高中二年级,正在准备高考。这篇报告文学感动和激励我为“科学的春天”而奋斗30多年了。

1979年考上北京大学以来,我一直在从事科技工作和研究,用中文或英文撰写了360多篇科技论文和报告书。其中,SCI论文100余篇。特别地,我研究和提炼出了一整套研究、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的方法,并应邀在各地大学和科研院所,做了50多场学术报告来介绍这套方法。

2003年,我用这套方法对毛泽东撰写的诗进行了研究。我终于理解到毛泽东的“诗言志”中“志”的含义。这个“志”的含义就是原创革命实践。

因此,毛泽东理解和肯定的“诗言志”的含义可能就是,诗是载体行式,言是记载宣传,志是革命实践。简单明了地讲就是,毛泽东在一生各个阶段,用古代诗的写作方式,记载和宣传了他和他的同志们为建立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新中国所做的原创革命实践和思想。

例如,在1935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保安吴起镇。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他写下的七律《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八句诗有七句是介绍和记载他和红军长征经历的原创事实和精神。仅有最后一句是讲结果和感想。

用这个认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到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杜甫的《三吏》(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和岳飞的《满江红》。这些诗词论著篇篇都是他们一生原始创新实践的提炼写照。因而,它们能够千古流芳。由此可见,没有诗人自身伟大实践和极其原创的诗是无人读的!因此,毛泽东的诗也一定会千古流芳。

我再联想到,我们现在积极地从事科学技术实践、撰写SCI论文,在国内国际学报和期刊上发表和各种学术会议演讲报告。真可谓,SCI是载体形式,论文是记载宣传,志是科技实践。因此,我们每年发表的SCI论文也就是,用世人公认的方式,在全世界记载和宣传我们从事的创新科研实践和成果。它们是我们智慧的现代表述,是言我们现代人的志!

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该做的事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变化。“科学的春天”使得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和撰写SCI论文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实践。同时,我更加知道,没有我们科技工作者自身刻苦研究和原始创新的SCI论文是无人读的!绝对不会千古流芳。

衷心祝愿每位幸运地生活在我们这个“科学的春天”的读者,在您繁忙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研究出美妙的创新科技,撰写成不朽的SCI学术论著,叫人类全体都得到您的好处,完美您的一生。

2012111723:00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602


昨天,想到了“地方志”(繁体为地方誌)

百度百科有如下的定义。

地方志,是志书及与其有关的方志机构、方志编纂、方志工作、方志事业、方志文化等事项或活动的总称。志书,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

可见,“志”本就有事实记录的意义。因此,这就更好的能理解“诗言志”了。它就是用诗的写作方法,把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2016年12月28日19:32添加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602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633548.html

上一篇:中文和英文的逗号和句号意义和用法存在极大差别
下一篇:“2012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香港顺利召开
收藏 IP: 58.176.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