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i Do science as it should be.

博文

扶不扶的科学问题:不做第一,争做第二

已有 3862 次阅读 2011-10-20 23: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学, 中国人, 解放军, 饭店, 手机短信

18个路人,看见女童倒地不扶,道德的整体滑坡,王铮老师说是国家危机,我觉得有点危言耸听。

以前,治安很不好,拦路抢劫是经常听到的事情,只不过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短信,所以流传不广。事件往往很雷同,几个合伙抢劫了一车人,甚至某个火车车厢的人; 某个长途车的司机把所有客人都拉到某个黑饭店,吃不吃都要给钱之类的。

大学时曾经组织学习过某个解放军战士,路遇拦路抢劫,挺身而出,不幸被歹徒用刀刺死。在当时,路遇抢劫能够挺身而出的人并不多。这与现在路遇车祸不救相似。所以,从这一点,谈不上道德的整体滑坡。只是之前的事情,不如现在流传之广。

或许中国人一直面临这样的两难困境。路遇抢劫,挺身而出,恐有性命之忧;不挺身而出,有违乐于助于之原则。此类事件发展到今天,演变为: 扶,可能官司惹身;不扶,为众人所不耻,背心理之包袱。如何是好?

要解决扶不扶的问题,不需要立法和网络的群体声讨。只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让扶的人不再官司缠身,扶不扶的问题自然解决。即使道德感再强的人,面对无休止的诉讼,也会止步和犹豫不决。所以,扶不扶,看似道德问题,但解决此问题,却无关道德。

这一点的前提是,在明确知道自己的所为不会带来麻烦时,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扶”一下被压倒的女童!我相信,这个前提是成立的。所以,与其纸上谈兵愤慨无比的声讨,不如想一些实在的办法帮助施以援手的好心人免受“官司之苦”!

方法一:手机拍照,保存照片为证

方法二:两人同时施以援手,相互佐证

方法三:全程录音

方法四:事件发生后的到场的人,提供证明是事件发生之后才到的,表明与事件的发生无关。

方法五:教导受害者,不要冤枉好人。

......

如此,不一而足。

最后,说一下大学期间的那次学习解放军战士,之后几个很熟悉的人在一起,谈到学习之后的一致收获是:也许无法做第一个挺身而出的人,但一定要做第二个人,不让第一个人孤军奋战。

如果让第一个人,不会因善行而被罚,是一个科学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9-499189.html

上一篇:没有年龄政策更不可能招到优秀人才
下一篇:政治人物要敬畏自己的人民
收藏 IP: 180.99.100.*| 热度|

4 刘艳红 李永丹 王春艳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