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 由一位热心读者发给我的《耶
对于学术不正之风产生原因的看法
书生草民
一、 现行的教育有问题
1、 现行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利
兴趣对于创造性的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学生被动学习及学生被动受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抹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长期的被动学习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进而出现弃学现象!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与“学术不正之风”有何关系?
对于学术造假的人而言,进行作弊、剽窃、抄袭是因为其当时的能力及掌握的知识不够,但是又想达到目的,进而铤而走险。如果,他要是有能力、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他要所进行的问题非常熟悉,他一般不进行学术造假的。除非他懒得要命。
做学问的能力、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怎么来的,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及学习。而让其长期不懈的努力学习、探究的动力源泉就是“兴趣”。吴健雄谈到“我相信做学问最需要的条件是对该项目需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对学科或问题有兴趣,便会集中精力,继续不断地去思索它,研究它,否则就等于通常一般人对付日常职业和生活,不过肤浅地尽责而已。但是单靠兴趣和灵感还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广泛的见识和深透的了解,然后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集中精力与时间去研究,在目下简陋的设备下,及有限的时间内,它的成功率究竟够不够大?应该选择从哪方面着手最好?回答这些问题,就应该先从参考书及杂志上收集资料,再与同事们作详细讨论。”(参见冯端,物理36(2007)692-693)这是大学者的科研之道。我们后辈有必要深思、借鉴、学习。
2、 怎样看待现行的大众化教育的问题?
大众化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也能够使国家安定和谐。因为,中国至古以来崇尚教育、崇尚知识、家人望儿女成才,百姓强烈渴望受到高等教育,父母对教育上的投入毫不吝啬、甚至倾家荡产也要供子女念书。在儒家思想文化圈的国家(特别是中国、韩国、北朝鲜、日本)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国家的这一大众化教育政策,满足了百姓的渴望及需求,减轻了受教育上的不平等情感,从而抵消了一些对受教育的不满情绪,进而对国家的安定和谐团结起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要仔细思考一下,如果现行的大众化教育的总的政策是正确的,为什么我国培养的国际一流科技人才是那么寥寥无几?现在,为什么大多数“土鳖(国内培
我认为现在的我国教育有很大的问题! 大众化教育是正确的,但是实施过程中我认为有点“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大跃进时期”的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盲目扩大的现象!这可从学生与教师比例可知。举例:1)现我任教的学校教普物的老师共10个人,承担全学校4000多名学生。2)我国高校的一些博导教授带30多名博士研究生。难道这些博导教授是神仙下凡?还是智商绝高的外星人?3)现在硕士毕业生的水平可能不如以前的本科生。可以说现在博士多,硕士泛滥,因为现研究生导师很少对学生手把手地培养,等等…
现在的大众化教育中,既然包含“大跃进阴影”,那么浮夸、浮躁、弄虚作假现象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又出现了一些管科研的领导利用权利谋私的现象。这是非常不公正,非常危险的现象。因当官的都那样不正,他怎么管其他人?
3、 现在的教育利于培养考试型学生
我认为现在中(包括高中)小学注重考试是因为注重升学率之故。领导为了业绩,老师为了荣誉、职称、奖金等。这样的注重考试的培养模式,只能培养出“学而不思”的学生。从而出现学生依赖家教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学习中善于思考能够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够终身学习,不被社会淘汰的必要条件。只注重考试弄不好出现为了毕业而学习、为了成绩而学习的不良现象的。我敢这么说,如果你真的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么你可以不用上大学。只要把你按感兴趣的方向(可以包括好几个专业的知识。举例按物理学而言:数学、物理、化学(一部分)等专业知识)的培养计划(一般可从网上查到!)购买相关专业用书籍【最好是牛人的著书;中文、英文版穿插着看,还得留意书中所引用的文献(这从一些科研部门或高校下载),细细研读文献(最好是按其思路自己推导一遍)】,而后自学。但是,你不能做实验(如数学外的理工科),这是在大学,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我提这些问题是为了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有多么重要。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两句话细细品味,能够悟出学习中的好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学校里的考试不需要太多,适当即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