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向往中国经典的四合院民宅。
打算用3辆超长超宽的板房拖车搭建,还得外加2辆超宽短拖车。
超长超宽的板房拖车的尺寸为53尺长,12尺宽,9尺高,每台约6吨重。
去年底花了两百多元钱,从加拿大雷达研究所买了一台10年旧的拖车板房,保温层良好,外表面铝板保护层有些钉子松动。
价钱堪比白菜价,还塞满了科学研究设备,但拉回家费尽心机!
因天寒地冻,直到春节过后才拉回家。
从想拉回家开始,就发现力学知识若用得好,就能省下极其可观的运费,因为运输公司的车型不一样,装卸货耗时不可控,运费那是千差万别。
12尺宽,即3.6米宽的车辆,这种超宽车辆在街道上跑,需要交通部门的特殊牌照。
更讨厌的是,这个板房地下竟然没有轮子,因10年前政府买来并固定了之后,就把三根轴以及6个轮子都拆走了,代之以铁路枕木,架高了拖车房。
如果底下有轮子的话,拖车费是最便宜的。
没有轮子的情况,一般只能雇吊车,给平板拖车装载,这下子成本就高的不得了。
假若我想装轮子,买三套轴和轮子,也得好几千元,而且大雪飘飘、零下20多度,恶劣天气下去装轮子,那是极大的挑战。
原所在位置具有特殊性,超长平板拖车去装货时,无法与板房对齐一条直线。如下图。
就算拖车有绞盘强力钢缆,蛮干拉上货车,很容易侧翻。
所以,一般拖车公司都不敢接我的单,除非我能用我的妙计说服他们。
经过很多天的琢磨,外加力学反复演算,工具筹备,终于想好了一整套从上货到卸货的方法,可以节约很多工时,且不必另雇吊车公司协助,得到拖车公司的认同,节省不少银子。
具体方案我就不表了,这里的力学专家肯定比我厉害。
搭建自己的四合院,显然还需要添置更多这类板房。
最近又整了一辆,带轮子的,因而这次运输容易多了。但拼装四合院前,必须拆掉轴和轮子。
关键是我想搞两层楼,这样可将使用面积翻一倍。
设计图如下,占地面积=53 *(53+12+12)= 4081平方尺, 即408平方米。
现成的板房用于二楼,一楼结构钢框架搭好后,再把板房举到3米高的框架之上。
我有两台叉车,但只有一台额定5吨升举的车可跑野外,人字形大拖拉机轮胎。另一台实心小轮子普通叉车,无法野外作业。也许一台叉车 + 若干小液压瓶 + 大量垫板可行?
中庭屋顶的建材,用透明聚碳酸酯PC怎样?也许应对加拿大厚重的冬天屋顶积雪有些够呛,除非设计一个屋顶电动推雪铲。
中庭除了当车库使用,还希望安装3米左右高的龙门吊行车,以便修车之用。咱工科出生的人,啥都喜欢自己捣鼓。简单的故障维修,若跑一趟修车行,既要很长的预约时间,开销又很容易上千元。一般故障Youtube上都有解决的视频,动手能力强的人,只要有工具,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希望这里的力学专家,指点一下吊装技术以及安全细节。
至于地基、结构钢材料选择,暂时心里没谱。只是买了50吨左右的细碎石敷衍了一下地基,之前粗略平了一下地基,就用本地二手市场淘得的80匹马力柴油推土机,自己摸索着凑合开,没上过加拿大版的蓝翔技校培训。
化粪池可买现成的部件,自己施工组装。但要到镇委会报批。现在安大略省政府,鼓励宅基地足够大的市民帮助解决住房危机,加盖扩建的报批都没问题。更何况我定位于临时移动房屋。
水井还得钻一个,10米深就够了。水泵后端加装软水机,这里的水质比较硬。
电力可从100米开外的现住宅拉过来,电线足够长就行。但线径应粗一些为好,确保四合院内20KW供电时,导线的欧姆线损压降小于6%。
水管线虽然可以引过来,但管线、挖沟费用、外加过冬防冻裂措施,其成本之和大于就近打浅水井。
也希望这里的土木工程学家、新材料专家、建筑大师给点宝贵意见。
如果搞两层楼有太高的技术以及施工难度,我打算退而求其次,单层平房即可,拼装可用简单紧固件,但没法在中庭装龙门吊。在中庭挖2米深的机车地盘维修坑道,似乎可行,但照明要跟上,且不修车时要能自动盖住坑道,盖子要有一定承重能力。
今年我在ebay上开店了,卖一些家里闲置物品,以及科学仪器等。赚点小钱,也许可补贴我的四合院兴趣工程。欢迎到我的网店淘宝:
https://www.ebay.ca/sch/i.html?item=166276010479&rt=nc&_ssn=wei_yanming
原板房内的设备在今年上半年卖得差不多了,仅剩少量我挂了部分到ebay上了。对二手科研设备有兴趣的网友,可点击本文所给第一个链接,进去看原板房内的设备照片。
最后说一下为何不用更易得的退役海运集装箱搭建,而且运输不需特殊交通牌照和标示。原因很简单:这类货柜为方便在公路上像一般车辆那样跑,设计宽度最小1.9米,最大2.7米,而人类宜居环境的任一水平维度尺寸至少要3米,而且集装箱纯粹就是铁皮,既不能保温隔热,也屏蔽了手机信号,都令人不爽,除非罕有情况,不得不利用法拉第电磁屏蔽笼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