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值表”在命题逻辑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传统逻辑过度到现代逻辑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真值表最早出现在1921年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的工作中,但是早在1893年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就提出了真值表。
皮尔士的逻辑方法从三段论转向代数法和图形法,他在整个工作中对建立逻辑论证结论为真的条件的兴趣,对图形法的偏爱,基于对线性和多线性矩阵理论的研究,使得皮尔士在1893年设计了一个真值表矩阵。因此,比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真值表早了近二十年。
Irving H. Anellis在文章“皮尔士的真值-函数分析和真值表的起源”(Pierce’s Truth-functinal analysis and the origin of truth tables)中探讨了皮尔士在1893年阐述真值表的技术细节和历史演变,其背景是他对蕴含命题的真值函数分析的调查。
1,Pierce’s Truth-functinal analysis and the origin of truth tables摘要:
摘要:我们探讨查尔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在1893年阐述真值表的技术细节和历史演变,其背景是他对涉及蕴含命题的真值函数分析的调查。1997年,约翰-肖斯基(John Shosky)在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912年关于“逻辑原子论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tomism)”讲座的打字记录本的一页背面发现了真值表矩阵。在罗素那发现了否定命题的矩阵,与之并列的是在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那发现了实质蕴涵矩阵。一份被认定是皮尔士1893年的未发表的手稿包括一个真值表矩阵,与约翰-肖斯基发现的实质蕴涵的矩阵相当;一份未发表的皮尔士手稿被认定为在1883-84年创作,与皮尔士的《论逻辑代数,对符号哲学的贡献》的创作有关,该书于1885年发表在《美国数学杂志》上,包括一个条件的间接真值表的例子。
2,Pierce’s Truth-functinal analysis and the origin of truth tables译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