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徐光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已有 3930 次阅读 2021-11-1 02:58 |个人分类: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徐光启(1562-1633)生活于明朝末期,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


16世纪末、17世纪初,欧洲科学兴起,中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徐光启有一个著名的主张:“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即先要了解对方文化的底细,然后看看怎样加以消化吸收, 最后才能融合中西文化,形成一种超越东西方的新文化。所以,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徐光启的"翻译会通超胜"的思想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1794-1857)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1809-1874)的“中体西用”等思想。


从1606年翻译《几何原本》开始,徐光启和利玛窦以及其他耶稣会士一起翻译了一系列“西学” 著作,它们是:

“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译”:《几何原本》 (1607年)

“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受”:《测量法义》 (1607年)

“熊三拔撰说,徐光启札记”:《简平仪说》 (1611年)

“熊三拔撰说,徐光启笔记”:《泰西水法》 (1612年)

“毕方济口授,徐光启笔录”:《灵言蠡勺》 (1624年)


除翻译之外,以自己名义独立撰写的有关“西学”著作还有:

《测量异同》(1608年) 

《勾股义》(1609年) 

《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夜晷图说》(1611年)

《庖言》(1627年) 

《崇祯历书》(1644年)


1600年的中国,徐光启是少数几个了解到世界局势大格局的士大夫之一,愿意正视西方文化, 敢于接受思想挑战,身体力行,与利玛窦等欧洲学者如切如磋,融合会通,可以说他是“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参考资料:

【1】李天纲:徐光启如何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https://www.sohu.com/a/493100714_114988

【2】李天纲:徐光启学传,https://www.globethics.net/pdfs/CNKI/CJFD/PSHW201502010.pdf

【3】徐光启——利玛窦的中国朋友,https://www.gjwm.org/2020/05/14/xu-guangqi-il-compagno-cinese-di-matteo-ric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310321.html

上一篇:围棋与隐士精神 - “烂柯”传说
下一篇:《九章算术》赏析
收藏 IP: 91.165.191.*| 热度|

2 杨正瓴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