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Paul Jorion的书第一章的一节:
一,远离“希腊奇迹”:“原生心智”与中国
另一种思想:希腊或中国
真理和现实是被发明的这一论断,乍一看会让人觉得是丑闻。然而,这些事件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得很详细,从逻辑上讲,惊讶应该是针对我们的文化在这些问题上所遭受的失忆症。它们的发明过程之所以被遗忘,在精神分析意义上被审查,显然是因为真理和现实构成了我们信仰的硬核。
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构成这些发明的事件的编年史,这将使我们有可能按照历史顺序重建事件的过程。我提议在这里提供的正是这段编年史,一种社会背景和特定文化催生了这些发明,这些条件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形成。今天,跟随Ernest Renan,我们将这一文化事件定性为希腊奇迹。然而,有关的奇迹需要被纳入视野,就像我们可能会天真地唤起关于我们自己的人在世界中的出现的奇迹。除了这些发明之外,确实还有其他的文化选择,这些选择在我们这些不同传统的继承者看来,同样是奇迹。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幸运的是,这些选择之一也为我们所知,而且它的发明也是有据可查的:古代中国在理解世界时采用了其他标准,而 "真理 "和 "现实 "等概念在其参考框架中仍然是陌生的。
人们很容易认为,真理和现实的历史与科学的历史及其演变是一样的。的确,在构成当代科学的纪念碑诞生之时,对真理的探索需要创造一个极权主义的神话来验证其事业。这个神话将是客观现实的神话。
为了使诞生于古希腊的文化的累积潜力得以展开,必须满足初始条件,必须发生希腊奇迹的类型思考。然后,也只有在那时,一个可能性的宇宙被打开了,我们,当代西方人,今天是其继承人,但其道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组成的对立和互补到我们自己,完全可以采取一个不同的形式展开。
与人们可能担心的相反,下面几页提出的编年史并没有导致关于知识及其累积性的怀疑主义的相对主义,在那里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建立在无法转化为可检验的假设的信仰上的整个神学神话仍然被排除在合法知识领域之外。事实上,神学神话所唤起的神灵并不存在于感性世界中:他们所谓的位置是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现实,科耶夫(Kojève)跟随康德将其称为 "给定的存在",根据定义,它对我们而言是不可知的。客观现实的真理的发明纪事只是为知识的反思打开了整个宇宙的潜力,当它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面对诡辩家的怀疑论时引导到一个精确的路径时,其实是关于自己。
现代西方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突然觉醒的:它在地中海盆地已经酝酿了几千年。虽然我们非常缺乏对这种文化的完整了解,这种文化在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时化为乌有,但在4世纪确实发生了特殊事件,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被算作四、五个真实的思想短语之一。希腊奇迹的先决条件是古希腊的语言,允许概念既是非对称的("老鼠是啮齿动物")又是对称的("猫和它的胡须")。有必要将其定义为有效话语的标准,即它应该继续下去而不自相矛盾,正如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和苏格拉底本人所声称的那样。我们需要的是一位思想家,他编纂了允许一系列命题相互联系而不相互矛盾的原则(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工作)。其他思想家有必要强调两个并不矛盾的讲话的结论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诡辩家)。思想家有必要为话语的有效性提出另一个条件:即孤立地考虑其陈述的真实性(柏拉图在《思辨论》中提出了这个建议)。因此,真理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个 "客观 "现实的假设,在经验世界的背景下。对这种 "客观 "现实的多方面描述所产生的无限矛盾的追求,导致了对 "科学 « 的构建,将其作为对假设的,即神话般的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和不矛盾的描述。
这就是希腊奇迹的所在,在第四世纪的雅典,那些--在黑格尔的时代--提出论题、反题和综合的人几乎同时相遇。他们的同时代性可能对这一过程并不重要,各种时刻也可以彼此相随,但这些不同观点的代表不得不有效地对抗当代思想家的反对意见,这一事实本身就以一种无疑是决定性的方式催生了这场运动;在几年内,论证的全球性问题(从而也是思想过程的问题)及其稳定的解决方案之一得到了全面的解决。在中世纪,经院学派消除了剩余的粗糙边缘,直到20世纪量子力学的不一致性被强加于人,这座大厦才第一次被严重撼动。但正是这种同时性和封闭性,使我们无法轻易意识到其他完全不同的封闭也是可能的。因为,当学术派讨论论证(和思想)问题以及古人给出的所有答案时,它是在我们现在称之为范式的范围内进行的,即在一个知识宇宙中,对于值得提出的子问题和似乎有效的答案类型是封闭的。而正是由于经院学派对终极问题的有效消除(例如关于 "偶然的未来 "或 "抽象概念的物质性"),才使得现代科学的发展摆脱了所有形而上学的阻碍--并且不承认学术主义解决了那些答案从此不言而喻的问题:未来事件被判断为或多或少的可能性,而抽象概念被认为根本不具有物质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