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的“大排档”越来越少了。
广东人称规模小、档次低的店铺或者摊位为“档”或“档口”,“大排档”指的是简易、廉价、聚成堆的大众消费吃食摊档。“大排档”称呼从广东叫开来,传到各地。
南宋时皇帝在宫中所设的豪华铺张的宴席称为“排当”。《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六年》:“故事,宫中饮宴,名曰‘排当’。”“排当”专指南宋皇帝在宫中所设的豪华铺张的宴席。据此推知,“排当”的本义是宫中负责御宴的礼官将宴会座次及相应物品安排妥当的意思。
如今的“大排档”说法是否从古代的“排当”衍变而来尚无考证。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大排档”是由香港“大牌档”饮食文化进入广东后变化而来。
上世纪50年代,香港政府为提高因公殉职的公务员家属的福利,特许他们经营食档。因颁发的特许食档牌照个大,此类食档被称为“大牌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牌档”食档大幅减少。
“大牌档”饮食模式在香港人口急剧增加、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改善提高,饮食上由吃饱转向吃好。广州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大量的就业人群推动了宵夜饮食的兴盛。能满足人们吃饱吃好要求的“大排档”不仅应运而生,而且迅速火爆。
广州的“大排档”大致有两类运作形式,一种虽有固定小门面,但主要依赖室外马路边作为营业场所;另一种是由可移动棚子搭建的临时摊档。
“大牌档”饮食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噪音扰民、油烟带来环境污染、露天营业妨碍城市交通、有碍城市观瞻等问题,再往深里说,“大牌档”更是存在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难以监管以及可能的流行疾病传媒等潜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相应提高。国内外各种风味的美食进入一个个卫生安全温馨舒适的餐厅,人们也更加愿意进入餐厅享受美味。同时,外卖业的兴盛与完善,也促使人们饮食方式改变。“大牌档”饮食模式慢慢就退出历史舞台,这其实也是市场发展的选择。
大致上看,“大排档”的兴起、繁荣与式微,也是我国经济因改革开放进入高速发展,再慢慢转入高质量的平稳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片取自网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