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当,俗称“筒瓦头”或“瓦头”,中国传统建筑中覆盖檐头的筒瓦顶端下垂部分,一般为圆形。
图1.瓦当
图2.瓦当
图3.瓦当位置
考古资料显示,“瓦当”实物始见于西周,有不下3000年的历史了。
“瓦当”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其内容涉及到社会、文字、绘画、书法、金石、雕刻、建筑、制陶等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人文、艺术与学术价值,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建筑、制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存在了数千年、历史如此悠久的文物,古代却不知是何名称。“瓦当”一名,大约是在清代中期(有学者说在乾隆年间)因许多春秋战国、秦汉宫瓦出土,引起社会的重视与研究,学者们逐渐给出的。
许多出土的“瓦当”上的文字中自名“当”者,例如:“蕲年宫当”、“兰池宫当”、 “京师庾当”、“吴尹舍当”等。古文字中当(當)字有底部、端部等意思,或直接指器物的底部或端部。
图4.汉未央宫“兰池宫当”瓦当拓片
《康熙字典》:(當)又底也。
《玉篇·田部》:“當,底也。”
《韩非子·外储说》堂溪公见韩昭侯曰:人主漏泄群臣语,譬犹玉巵之无當。
《商君书·靳令》:“四寸之管无當,必不满也。”
《辞海》:“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片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圆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下面就是椽子端头。带圆头的瓦盖住木质椽子端头,遮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
古人以“当”为“底”,近代学者们则依据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许多出土的“瓦当”文字中自名的“当”字,酌情命名为“瓦当”。
“瓦当”有瓦的底部或端部的意思,取名挺到位的。
3000余年古老的物件,其名“瓦当”却只有200来年,然不知古人究竟称“瓦当”为何物。
(图片取自网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