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强厄尔尼诺致高温雾霾预计今冬中国偏暖
杨学祥,杨冬红
2014年5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了19个月,达到极强标准,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厄尔尼诺事件造成我国南方6省11月以来降雨达历史同期最多。预计,受其影响,我国今冬较常年偏暖,江南、华南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雨过程,华北、黄淮等霾日数明显偏多。预计今年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呈南方湿暖、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干暖、东北地区北部湿冷分布。前冬气温总体略偏冷,后冬偏暖。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5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持续了19个月,持续时间为史上最长。截至今年10月,强度累积值为18.4℃,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16.6℃)。目前,月监测指数最高值为2.0℃,峰值和强度值均仅次于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为历史第三强。目前,厄尔尼诺仍在发展加强,即将接近或达到本次事件的峰值,预计比1982/1983年(2.2℃)和1997/1998年(2.5℃)的偏弱。
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在2015年9月18日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如果2015您11月26日潮汐组合E不起作用,偏冷的天气终于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36.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后的低温冻害。
全球高温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2014年4月撰文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振幅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减少三分之一,减弱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的数量,导致海水升温。
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日本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2014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2010年、2005年和1998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http://news.hexun.com/2015-01-27/1728013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797.html
这表明,厄尔尼诺不是最热年的必备条件,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也能对最热年起决定作用。
2015-2016年也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2016年又发生了强厄尔尼诺,所以,2015-2016年的最热年新纪录也在预测之中。
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2012年、2014年、2015年最早提出了2014-2016年最热年的预测。
我们早在2008年就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12年印尼苏门答腊4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中国雾霾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2014)。
我们的研究表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2015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2015-2016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27.3天和13.6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Li G Q, 2005)。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初的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2013年雾霾高发,并将在今后三年持续高发。52年前,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前一周期的雾霾高发。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2月-4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5-7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8-10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6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2007a)。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1月和12月。
我们在2014年指出10月长春缘何多霾,2015年的雾霾会继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厄尔尼诺增强了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149.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3.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5):1-3
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5.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6.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极强厄尔尼诺致南方罕见冬汛预计今冬中国偏暖
中国天气网2015-11-21 17:25:33
厄尔尼诺的“自白”
2014年5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了19个月,达到极强标准,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厄尔尼诺事件造成我国南方6省11月以来降雨达历史同期最多。预计,受其影响,我国今冬较常年偏暖,江南、华南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雨过程,华北、黄淮等霾日数明显偏多。
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发展加强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5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持续了19个月,持续时间为史上最长。截至今年10月,强度累积值为18.4℃,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16.6℃)。目前,月监测指数最高值为2.0℃,峰值和强度值均仅次于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为历史第三强。目前,厄尔尼诺仍在发展加强,即将接近或达到本次事件的峰值,预计比1982/1983年(2.2℃)和1997/1998年(2.5℃)的偏弱。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我国南方出现罕见冬汛
厄尔尼诺与我国秋季南方降水偏多有比较明显的相关,从以往情况来看,在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11月份降水多的概率高,如1963年、1972年、1982年、1987年、1997年(均为厄尔尼诺年)。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南方降水持续偏多,特别是11月以来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4倍,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6省(区)平均降水量125.2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多,有59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其中13站突破秋季日降水量极值。降水导致广西、湖南、江西部分地区出现罕见冬汛,浙江丽水发生山体滑坡,湖南郴州山洪暴发致尾矿坍塌。其主要原因是强厄尔尼诺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有利于暖湿气流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造成降水偏多。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巴西出现旱涝急转,美国西部出现史上最严重的干旱,春季菲律宾等东南亚部分国家严重干旱,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缅甸、越南也出现暴雨洪涝灾害等。近期,印度坦米尔那都省也出现了持续近两周的暴雨。
预计今冬我国偏暖降水“南北多中间少”
历史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极强厄尔尼诺年(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冬季,我国长江以南降水偏多,次年春季华北、东北和江淮至江南中部、华南中部降水偏多。
根据气候模式分析预测,本次厄尔尼诺可能在2015年11-12月达到峰值,并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今年东亚冬季风偏弱,冷空气不活跃,预计我国冬季将呈现气温偏高、降水“南北多中间少”的趋势。具体预测意见如下:
预计今年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呈南方湿暖、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干暖、东北地区北部湿冷分布。前冬气温总体略偏冷,后冬偏暖。
气温预测:除新疆西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内蒙古中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大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北部、安徽大部、江苏等地偏高1~2℃。
降水预测:全国降水为南北多中部少分布,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雪过程。东北大部、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华南、西南中南部及新疆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南部、广西东部、广东、湖南东南部、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海南东北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
预计明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
今冬明春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华北多霾
强降温和雪灾:今冬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降雪过程,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冰冻雨雪灾害的可能性小。
南方降水:冬季江南、华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水过程,春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连阴雨明显。
雾霾:冬春季华北、黄淮、江淮等地霾日明显偏多
春季森林火险:云南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春季云南降水少、气温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编辑:周莉娜、王瑶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5/11/21/027084539.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