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源于迟到的冷空气活动:潮汐南北震荡变弱
杨学祥
潮汐组合B:10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8日为日月大潮,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 .00012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冷空气活动晚于6-8日潮汐组合3天,12日才有显著增强。这是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减少的结果,导致雾霾在10月突发。
潮汐组合A:10月2日为日月小潮,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5262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暖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相关报道:
我国北方将现大风降温 降幅6到12度今天夜间到后天夜间,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及降水天气。受冷空气影响,从今天夜间开始,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消散。中央气象台解除霾橙色预警。
较强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今天夜间到后天夜间,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及降水天气。预计今天夜间至后天,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等地气温将下降6~8℃,局部地区10~12℃,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受影响地区的民众应注意添加衣物,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西北地区东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云南、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大部、浙江东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
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将消散
随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从今天夜间开始,雾、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渐减弱,趋于消散,空气质量将明显好转。但前半夜华北南部、黄淮北部的部分地区仍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
东部海区将有大风天气
受今年第19号台风“黄蜂”影响,今天夜间至明天夜间,东海大部将有9-10级、阵风11-12级的大风,“黄蜂”中心经过的东海东部部分海域风力有11-14级,阵风15级。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气象专家提醒受大风影响海域航行、作业的船舶和人员应回港避风,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011/1838104455.html
2014年10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0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4个月。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和监测厄尔尼诺,特提前将8-10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多,异常增多或减少可加强或减弱秘鲁寒流,关注10月厄尔尼诺发展和地震增强。
潮汐组合A:10月2日为日月小潮,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5262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暖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B:10月6日为月亮近地潮,8日为日月大潮,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 .00012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13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1644度,1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8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0月2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8度,24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2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3950度,31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331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