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杨学祥
赵展慧最近指出,发论文绝不是科研的终点,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科研出发点是解决科学问题。
我在2010年11月11日指出,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2]。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Alan Nevill)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1]。”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3]。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编辑迪安吉利斯(Catherine D. DeAngelis)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2004年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4]。赵振国在2003年预言,5-10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周期的论断已经被实践证实,11年前的相关科学争论已经落下帷幕,主流气象科学家也承认全球变暖中断16年。但是,孙林海和赵振国的论文和观点却被人遗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8222.html
中国缺乏科技创新,原因就在于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理。跟风善变,依附权贵,是获得名利的捷径,追求真理和真实已经沦为一钱不值。为了牢牢把握住决定权,中国科学的主流派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不断地将自己反对过的正确观点攫为己有,使创新观点中途夭折,回归到他们的保守轨道。如果以科学观点首发权来评定科学水平,这种以假乱真的现象就不会出现。
请关注科学争论的实践检验。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
作者:赵展慧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8-8 9:45:3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当“论文发表”与学术水平画等号,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在“发表”上动心思,而不在“论文”上下功夫。科学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不发文就出局”的残酷现实,仅靠科研人员的自我反省和监督并不够,还需要改进评价机制
前不久接到一位博士朋友的电话,打听发表论文的渠道。一开口,不谈论文内容,只问:某某期刊发表要多少钱?
发论文到底有多重要?“发论文”的繁荣产业链是一个例证。在科技界,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所发期刊的分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位科研人员的学术“成绩”,关乎个人的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等。甚至许多科研机构会详细“打分”,一篇论文、一本专著分别多少分,加上学历、任职年限等要素,最后综合来评定一个人的科研水平。
这也很难算是中国特色,国外学术界流行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意思是“不发表就出局”。在国外,发表论文也同样是一名研究人员获得晋升、争取研究资源、赢得学术荣誉的重要途径。
以论文作为评定学术水平的量化指标之一,有一定合理性:标准稳定,操作容易,能够有效减少人情等因素干扰,比较公开透明。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了解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科研发展态势的风向标。但过于看重论文的发表,评定人才科研水平的标准容易机械化。尤其是,当“论文发表”与学术水平画等号,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在“发表”上动心思,而不在“论文”上下功夫,论文的角色就会被“异化”。
即使是《科学》这样国际公认的权威杂志,其编辑也曾说,挑选论文的首要标准是新颖,论文真正的学术价值仍有待业内检验。同样,有国内的评审专家认为,许多论文乍看吸引眼球,细看之下,研究数据或者结论经过“粉饰”,并无新意,有的更经不起推敲。这往往导致大量的论文和专利最终形态只是废纸一张,既浪费钱又浪费了本属“杰出大脑”的宝贵精力。
有些青年科学人员已经开始醒悟。一位年轻科学家在《科学》等顶尖杂志发表了数篇文章后原本颇有些小得意,但前辈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发了这些论文,你探索的科学问题解决了吗?他这才明白:发论文绝不是科研的终点,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科研出发点是解决科学问题。
如果,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能够“吾日三省吾身”:我的研究是否已经累积到了能够形成论文的程度?我的论文如果发表了,在若干年后还会被持续引用吗?在国际同一研究领域,是否能占一席之地?当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那么,论文的发表将是水到渠成,想必也会是高质量的。
当然,随着科学研究者群体的扩大,科学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不发表就出局”的残酷现实,仅靠科研人员的自我反省和监督并不够,还需要改进评价机制——评审选拔人才和科研项目的标准,应该更加靠近科学研究的本质,和无限贴近探索自然奥秘的终极梦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0727.s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