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智利北部发生6级地震:关注19-21日潮汐组合

已有 2772 次阅读 2014-6-20 12:5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地震

智利北部发生6级地震 未致人员伤亡


2014-06-20 09:32:19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圣地亚哥6月19日电(记者李丹)智利大学地震服务局19日测定,智利第一大区塔拉帕卡西部海域当天下午发生6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智利大学地震服务局发布公告说,地震发生在当天15时54分(北京时间20日3时54分),震中位于塔拉帕卡首府伊基克西北部94公里海域,震源深度为41公里。

  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当天表示,尚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报告。智利海军水文和海洋局发布声明说,这次地震不会在北部沿海地区引发海啸。

  作者:李丹

(责任编辑:UN654) 原标题:智利北部发生6级地震未致人员伤亡


http://news.sohu.com/20140620/n401097297.shtml 


2014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6-10月强潮汐时期


已有 389 次阅读 2014-5-1 06:34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4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6-10月强潮汐时期


                         杨学祥


 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6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1个月。6月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增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度,有利于地震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雾霾发生,不利于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A:5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02150度,2014年5月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B:6月3日为月亮远地潮,6月6日为日月小潮(上弦),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50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 6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03245度,5月13日为日月大潮,15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 6月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88度,6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6月21日为夏至,太阳位于北回归线22.5度,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的规模缩小(日月作用相反),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6月21日为夏至,太阳位于北回归线22.5度,6月27日为日月大潮6月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9.03307度,7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四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日月作用相同),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稍弱(月亮远地潮和日月大潮相隔超过3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02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034.html

上一篇: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关注19-21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2015年1月潮汐组合:地震进入高潮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