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北方冷空气南下以及南方暖湿气流加强的共同影响,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我国南方地区强降水天气的势力范围将再次扩大,暴雨和大暴雨的面积都将显著增加,全国共将有14个省(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天气。中央气象台今日18时将暴雨蓝色预警升格为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江南华南有强降雨天气。江南、华南、贵州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湖南东北部和西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地区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同时,未来24小时,黄淮也将有大到暴雨天气。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西部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1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未来24小时,云南西部、湖南西部、江西东部、安徽南部以及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其中,云南盈江、梁河等地的局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请当地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区域居民注意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
一、重要天气
1. 江南华南有强降雨
19日夜间~21日,江南、华南、贵州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湖南东北部和西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地区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6月19日18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黄淮有大到暴雨
19日夜间至20日白天,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西部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1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619/1757101364.html
2014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6-10月强潮汐时期
已有 389 次阅读 2014-5-1 06:34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推荐到群组
2014年6月潮汐组合:关注6-10月强潮汐时期
杨学祥
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6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1个月。6月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增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度,有利于地震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雾霾发生,不利于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A:5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02150度,2014年5月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B:6月3日为月亮远地潮,6月6日为日月小潮(上弦),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50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 6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03245度,5月13日为日月大潮,15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 6月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88度,6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6月21日为夏至,太阳位于北回归线22.5度,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的规模缩小(日月作用相反),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6月21日为夏至,太阳位于北回归线22.5度,6月27日为日月大潮,6月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9.03307度,7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四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日月作用相同),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稍弱(月亮远地潮和日月大潮相隔超过3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027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