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

已有 5620 次阅读 2014-5-18 10:2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前兆, 海冰, 海温, 赤道西风

网上资料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nmetal/20140514/111719104276.shtml

 

a

南极大陆海冰的三个气候开关:非洲开关、大洋洲开关、德雷克海峡开关

文献资料: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以下表现:

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预示厄尔尼诺的现象之一是赤道太平洋信风逆转,一般来讲赤道太平洋信风应该是从东吹向西,使太平洋表面暖水向西部集聚,而东部深层的冷水上升到表面。但厄尔尼诺发生时频现强烈的西风取代了东风,太平洋表面暖水发生反向的变化,使太平洋东部表面海水变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情况正好相反。

气压变化: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和海温变化相关,在厄尔尼诺发生时,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由于海温下降而上升;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由于海温的上升而气压下降,形成东西太平洋气压的“跷跷板效应”。

海平面高度变化和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由于风力的推动作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均衡升降7-13厘米,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

旱涝反常:由于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和海温变化,太平洋东部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干旱地区发生洪涝;太平洋西部冷空气下降,令当地湿润多雨的地方干旱。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控制了的雷克海峡的海洋通道,当海冰增多时,通道堵塞导致一部分冷水北上,加强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有利于拉尼娜形成;当海冰减少时,拓宽的通道增大流量,减弱了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根据194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可激发厄尔尼诺的发生。2014-2015年有4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增大了厄尔尼诺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时间在:2014-04-292014-10-232015-03-202015-09-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467.html

上一篇:年底见分晓:厄尔尼诺现象能否将2014年变成超记录的温暖之年?
下一篇:海冰气候开关:2006年厄尔尼诺和南极半岛海冰极小值的对应性
收藏 IP: 222.168.40.*|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