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2-2014年:日本强震可能连续发生

已有 3765 次阅读 2012-1-28 05: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统计规律, 2012, 拉马德雷, 日本强震

2012-2014年:日本强震可能连续发生
         杨学祥
    2012年1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最新报告23日预测,日本首都东京4年内发生直下型里氏7级地
震的概率为70%。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先前预测,东京30年内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
为70%。
    日本东京大学等27日宣布,在纪伊半岛海域的南海海沟发现了长约200公里的大规模海底活断层
,该断层或曾引发过大地震,一旦产生活动有可能引发里氏8级地震。
  日本去年3月11日发生9级地震后,关于日本持续发生强震的报道接连不断。最早的报道是我们
关于印尼苏门答腊2004、2005、2007年连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统计规律。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
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
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11年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9及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
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
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1957、1964、1965年阿拉斯加半岛
发生3次,1923、1952年堪察加半岛发生2次。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后续特大地震不得不防。
    根据统计规律,2012-2014年日本将连续发生8.5级以上强震;2014年前后,北美洲发生9级以上
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不排除日本和南美洲发生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
日本南海海沟存200公里活断层 或曾引发8级强震
2012年01月27日22:45来源:中国新闻网
复制链接
打印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东京大学等27日宣布,在纪伊半岛海域的南海海沟
发现了长约200公里的大规模海底活断层,该断层或曾引发过大地震,一旦产生活动有可能引发里氏
8级地震。
  实施调查的东京大学副教授朴进午表示:“断层的错位很可能引发大规模海啸。考虑到断层长
达200公里以上,有必要重新研究防灾对策。”
  朴进午对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实施的海底声纳探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在纪伊半岛南端的潮岬西侧
海底发现了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存在着断层。该断层与潮岬东侧海底的活断层相连,可确认的
长度约200公里。
  该断层过去的活动次数和时期尚不明确,但从地形特征等来看,它有可能引发了1707年里氏8.6
级的宝永地震。
(责任编辑:UN607)
报告预测日本东京4年内发生7级地震概率为70%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4日08:07  北京日报
  新华社专电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最新报告23日预测,日本首都东京4年内发生直下型里氏7级地
震的概率为70%。
  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先前预测,东京30年内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日本去年3月发生里氏9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观测数据显示,至去年12月,东京及周边地区里
氏3级至6级地震发生次数大约是先前的5倍,平均每天1.48次。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一个小组按地震
活动状况推算,今后4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7级地震的概率为70%。
  气象厅解释,地震学对直下型地震没有明确定义,通常指震源直接位于都市地下的地震;震级
达到6级以上会导致严重灾害。
  日本政府预测,如果东京湾北部发生7.3级地震,可能致死5300人至1.1万人,经济损失112万亿
日元(约合1.5万亿美元)。
  地震研究所研究小组成员平田直教授说,去年3月地震产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民众应当
意识到,震灾以后,日本列岛处于容易发生大地震的状态,应做好准备”。
日本关东发生5.1级地震 东京市中心有震感
2012-01-27 14:4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67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日本气象厅指出,北京时间27日中午,日本关东地区观测到
里氏5.1级的地震,当局没有发布海啸预警。
北京时间中午12时19分,日本关东地区观测到规模5.1级地震,震中在千叶县东方外海,深度10公里
日本放送协会(NHK)还播放紧急地震速报,呼吁民众提高警觉。
茨城县北部与南部、枥木县南部、千叶县东北部与西北部有震感。东京的市中心也感受到摇晃。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N084
日本专家预测地震:东京9月可能发生8级以上强震
已有 19558 次阅读 2009-9-5 10:4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地震周期
                  日本专家预测地震:东京9月可能发生8级以上强震
                                杨学祥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1889-1978年,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
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
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2000年
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2005、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3次。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20世纪以来8.5级地震在1900-1924年发生2次,1925-1946年发生1次,
1947-1976年发生7次,1977-2000年发生0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在2004-2007年已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4,5],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
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
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不仅与最强和较强潮汐相对应,而且与1952年、
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相对应。
    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12年内: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3月9日阿
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3月28日阿拉
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它们与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变化的转折点1957.79,1961.93和
1965.61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
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
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
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
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9]。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
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
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
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
强烈。
    特大地震接连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发生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学意义:经过23年拉马德雷暖位
相全球迅速变暖,海平面上升使海洋地壳负载加大,导致海洋地壳的重力均衡运动,强震频发又使
海底冷水上翻,导致全球气候变冷[9]。郭增建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
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
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10]。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9]。人们必须有所准备[12-13]。相关资料可以在科学
网找到[14-20]。
    结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强震、台风、热带风暴、飓风、流感的世界大流行等构
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灾害链,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由于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忽视2004~2018年特大地震
频发期和热带风暴、台风、飓风进入活跃期,将带来比天灾更严重的灾难。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
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
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
    9级特大地震的地域特征是绕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了
9级特大地震,能量在继续积累。绕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越南和日本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全球8.5级以上大震的统计特征:在海岛连续发生
已有 684 次阅读 2011-3-22 06:26
                全球8.5级以上大震的统计特征:在海岛连续发生
                               杨学祥,杨冬红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
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
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07年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
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
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
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
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见第六章6.3节)。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
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
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表1  全球1890-2011年8.5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5 1963-10-13俄罗斯库页岛 8.5
 
16 2007-09-12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
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
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俄罗斯报》网站3月18 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地震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根纳季•索博列夫认为
,日本沿岸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次在发生强震时,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相对位移很大——估计有1 米左右,而震中边缘仍有未破坏的地段。这意味着,应该会再次发生地
震。经验表明,它的烈度越大越好。如果说第一次地震的震级达到里氏9级,那么下一次最好不低于
8.5-8.6级。而现在是此后的地震还没有超过7 级,由此可见,地壳应力仍然很大。所以,很可能再
次发生强震,尽管烈度不会有第一次那么大,且位置将在第一次的偏北或偏南方。至于时间,应该
是在今后一周到2-3个月之内。总而言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0/detail_2011_03/19/5249523_0.shtml
日本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大:不低于8.5级。2011-3-19 15:04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2095.html

上一篇:2012年1月26日拉尼娜持续减弱
下一篇:浙江金华丽水遭受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1亿:今年春节有点冷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杨华磊 钟炳 毛克彪 张骥 何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