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将结束

已有 3906 次阅读 2012-1-10 05: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海冰开关

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将结束
      杨学祥
    计算表明,每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
    1月是拉尼娜结束的最佳时期。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打开,秘鲁寒流减弱,南太平洋内循环变暖变慢,赤道太平洋2-3月海温最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生成。

2012年1月9日赤道太平洋海温矩平

2012年1月5日赤道太平洋海温矩平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2008年和2011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分别为12和10.5,超过10就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的拉尼娜事件延长到2009年初,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延长到2012年初,使本该在2008年和2011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延期到2009年8月和2012年后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4922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在12月报告中称,较弱至温和的拉尼娜现象将贯穿北半球冬季期间。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作用下,2007年和201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都超期延长,但是随后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必然如期出现,1月是拉尼娜结束的最佳时期。德雷克海峡海冰开关打开,秘鲁寒流减弱,南太平洋内循环变暖变慢,赤道太平洋2-3月海温最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生成。
    德克萨斯州和美国西南部或将持续拉尼娜现象,陷入长期的干旱期,且可能加重去年该地区遭受的一个世纪来最严重的干旱的影响。
    2010年和2011年中国严重的干旱灾害也可能持续。伴随月亮赤纬角极大值(18.6-28.6度)的减少,2012年-2016年中国干旱将逐年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6230
长春今冬降雪10年最少 10日-11日最低降至30℃
来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2012-01-10 03:22 编辑: 宋文超 〖我要评论〗

少了玩雪的乐趣,市民们选择到伊通河的冰面上游玩 记者 惠禾 摄

  提起东北的冬天,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可是,过去一个月的长春天空没出现雪的踪影,我省也出现严重的“贫雪”,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积雪覆盖的景象。对我们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一些市民。

  长春今冬降雪10年最少

  9日,记者查阅了过去10年,长春市12月8日到次年1月8日降雪量的数据,发现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长春的降雪量是10年最少,仅为0.5毫米。这10年中,同期降雪量最多的是2010年12月8日~2011年1月8日,长春降雪量19.6毫米,相当于刚刚过去一个月降雪量的39.2倍。

  长春的少雪天气只是我省过去一个月天气形势的一个代表,我省境内普遍“贫雪”严重。气象数据显示,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全省平均降雪量仅为1.2毫米,较常年同期少85%,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降雪少是因为暖湿空气少

  怎么就“贫雪”了呢?气象专家介绍,在冬季,只有冷暖空气交汇,才会形成降雪。而仅有冷空气或暖空气,是不能形成降雪的。这段时间,我省并不缺少冷空气,2011年12月8日~2012年1月8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5.7℃,较常年同期低2.3℃。反而是南方暖湿空气输送的比较少,不能形成冷暖空气交汇,才导致没有降雪的出现,而这暖湿空气少,一方面有大气环流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输送路径的原因。

  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认为,从深层次来讲,最近我省的“贫雪”是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从2011年8月开始,拉尼娜现象重现,这就导致旱涝不均,大气环流异常,没有大量的水汽往北边来。

  入冬以来七次人工降雪

  “只要天气系统适合,我们就会进行人工增雪。”昨日,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说,2011年入冬以来,气象部门利用有利天气条件,进行飞机增雪7次,发射400多枚火箭,1200多枚炮弹。工作人员说,人工增雪需要有云,但云薄了不行,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天气系统需要有一定范围,太小了也不适合人工增雪;另外还要有冷暖空气相配合。

  影响

  有人欢喜有人愁乐坏了上班族

  这降雪少,倒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雪少,每天上班不遭罪,好坐车也好打车。”长春市民李女士说。小李家离单位4.9公里,每天需要倒两趟车才能到单位。她最怕的就是下雪天,公交车挤不上去,出租车还打不着,提前一个小时出门都会迟到,但这个冬天却不同了,没下几场雪,上下班非常顺畅。

  环卫工清雪工作量减少

  “降雪少,清雪工作量确实少了。”长春市南关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桃源分队二班班长魏萍说,前两年,一场雪接着一场雪,他们经常通宵达旦的清雪,今年这样的情况就不多。“以前每年自己钉的铲雪的雪板,冬天没结束就坏了,今年的雪板还挺新的。”魏萍说。

  雪地胎滞销愁坏商家

  王先生在榆树市经营雪地胎生意已经两年了,今年一直不下雪,他的生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2010年冬天,雪地胎供不应求,就是断货了,顾客也会预定,货一到,轮胎都没搬进店里,基本就销售光了。”王先生说,2011年入冬以来,降雪特别少。不下雪,雪地胎相对费油,声音又大,买的人就少了,导致雪地胎滞销。

  提醒

  我省10日晚降温6℃~10℃

  是“三九”第一天,倒真是有了“三九”的样子,虽然依旧没下雪,但是随着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冷空气进入我省,昨天白天,我省气温自西向东开始下降。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大降温将出现在今天晚上。

  9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受较强冷空气东南移影响,从10日夜间开始,我省气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降温幅度一般可达6℃~10℃。最低气温将先后出现在11日~12日早晨,北部和东南部高寒山区可达-31℃~-33℃,其他地区为-24℃~-29℃,同时北部和东部地区伴有4级左右西北风。另外,受冷空气影响,12日~13日东南部有分布不均的小阵雪天气。

  新文化报 记者 田玲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7516.html

上一篇:圣克鲁斯群岛发生6.6级地震:关注7-9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北方干旱值得关注:干旱趋势逐年加强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