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辟谣要讲究科学

已有 3870 次阅读 2011-12-12 05: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山, 地震, 灾害, 潮汐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辟谣要讲究科学

                                       杨学祥

    每当日食和月食发生时,总有一些网站出面辟谣以安定人心,这已成为惯例。日食和月食真的与灾害无关吗?辟谣如果不遵从科学规律就会变成造谣,当愚昧成为习惯,科学就成为旁观者:职业辟谣者的科学水准值得关注。

       20111210月全食将成为辟谣和造谣的新热点,月食、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全上阵,不知辟谣的当红网站如何解释?

       1210北京时间1933分,北京晧月当空,月全食大戏开始上演。据介绍,这是继2001年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10日晚747(北京时间11日上午947),墨西哥西南部的格雷罗州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

       11日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发生里氏5.8级地震。

       11日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格林尼治时间11954(北京时间111754)发生里氏6.2级地震。

    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火山129喷发。依据县火山观测站数据,这是这座火山今年第897次喷发,也是它连续第三年创下最高年喷发次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342

      13日开始,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降温48;华北东北降温610,伴有45级风。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有小到中雪。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1/1211/70955.html

    我在20111021指出,20111210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1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9225

       2011319超级月亮和311日本9级地震的关系至今还成为造谣者和辟谣者争论的热点,双方都在宣布自己的胜利,没人作进一步的科学解释。

    科学网(kexue.com) 对于业余天文学家来说,下周将会令他们感到非常的兴奋,因为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在319只有221,567英里(35658千米),这是自1992年以来地月之间最近的距离,届时天空中将会出现一个超级巨大的月亮。但是有人却将超级月亮和地球上的自然灾害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网络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将会引发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在此前1955年、1974年、1992年和2005年都成出现过超级月亮,但是并未给人类带来好运,反而极端气候事件层出不穷。像在2005年的1月,在超级月亮出现前的两周,印尼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啸成千上万人丧生,而在1974年的圣诞节,旋风特蕾西袭击了澳大利亚。

       1955年、1974年、1992年和2005年超级月亮都曾引发争议(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不过,彼特-惠勒(Pete Wheeler)作为国际天文学中心的工作人员却认为这些警告持有怀疑的态度,“超级月亮和地震以及火山喷发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即便有火山和地震发生也是因为地球自身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变近只会影响潮汐。”

       澳大利亚的业余天文学家戴维德-瑞克(David Reneke)也赞成这一说法,他表示总有一些人将超级月亮和地球上一些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这看起来太荒唐了:“如果你如此认为的话,那么你可以将地球上的所有自然灾害和彗星、行星的运动以及太阳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不过对于月球,天文学家们认为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研究,毕竟对于地球的这位邻居,人类知道的还是非常有限。虽然早在1971年阿波罗就登陆月球,但是地球上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月球的研究远不够透彻。(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03/09/5049885_0.shtml

    我在2011310指出,319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8度,20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21日为春分,日、地、月在赤道面成一线排列,四种天文奇点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研究(见文献摘录)。我们有跟踪潮汐组合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检验记录。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时期,地震火山活动特别强烈。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0623

    正如我在310的警告,2011311日本9级特大地震在超级月亮的前一周爆发了,类似极端事件已经多次发生。在此前1955年、1974年、1992年和2005年都成出现过超级月亮,但是并未给人类带来好运,反而极端气候事件层出不穷。像在2005年的1月,在超级月亮出现前的两周,印尼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啸成千上万人丧生,而在1974年的圣诞节,旋风特蕾西袭击了澳大利亚。

    科学争论表明,科学界对于许多重大问题都至少存在两种观点,需要公众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取舍。如果存在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标准答案,世界上就不会存在聪明和愚蠢之间的差别。十句话的造谣和辟谣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科学的解释需要理论的推理和实践的证明。

    彼特-惠勒(Pete Wheeler)作为国际天文学中心的工作人员却认为这些警告持有怀疑的态度,“超级月亮和地震以及火山喷发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即便有火山和地震发生也是因为地球自身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变近只会影响潮汐。”

    彼特-惠勒大约没有看到20041021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地球上的潮汐可能会引发地震。该文章将刊登在11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起因又有新说法,猛烈的潮汐可能引发地震。 

       哥奇兰等人首次将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使用的计算方法比3年前所能做到的精确了很多。哥奇兰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全球地震数据来自于哈佛大学的地震学家。他们分析了19772000年间全球2000多个5.5级以上的地震。

    他们重点研究了发生在消减带的地震,在这里,构造板块互相挤压,断面层的位置也更容易判断。哥奇兰和维大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面层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而这种相关性偶然发生的几率不到万分之一。他们发现猛烈的潮汐在浅断面层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很大,达到大约23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发生的地震也越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4-10/26/content_2138709.htm

    最新计算结果表明,潮汐使巨量海水在东西太平洋东西震荡,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引起海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如图1a所示,当潮汐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西太平洋地壳下降,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岩浆和热气喷出,形成海底火山,科里奥利力使断裂引张有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如图1b所示, 当潮汐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时,东太平洋地壳下降,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岩浆喷出,形成陆地火山,科里奥利力使断裂挤压不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温差为3~9oC,高差为40~60cm.。当厄尔尼诺到来时,情况发生逆转。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东西太平洋地壳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交替中至少分别升降13~20cm,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与潮汐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完全相同。两者叠加,相互加强,这就是日本Miyake岛地震和火山在2000年与拉尼娜事件末期的强潮汐同时发生的原因。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1  潮汐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503.html

上一篇:月食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下一篇:河北唐山发生3.2级地震:关注12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4 鲍得海 全嬿嬿 钟炳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