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的尴尬结局:只想聚餐不愿买单
杨学祥
据中新社记者俞岚报道,因为“背信弃义”,阻碍气候谈判进程,德班气候峰会前三天,加拿大连续捧得NGO组织颁发的“化石奖”。非洲集团在气候大会上说,“那些在气候问题上负有历史责任的国家开始退缩,这将逐渐破坏会议进程,并使气候大会的可信性遭到质疑。”在此次峰会非洲集团最为关注的资金议题上,主要发达国家以深受债务危机困扰为借口,诸多推脱,这令饱受干旱、洪灾、暴风雨等极端气候之苦的国家大为光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大会期间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批评发达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立场消极”,“令人失望”。
美国和欧盟在发动局部战争方面积极,在承担国际义务问题上消极,其最新动向值得关注。
我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指出,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
相关新闻:
中新社记者 俞岚
因为“背信弃义”,阻碍气候谈判进程,德班气候峰会前三天,加拿大连续捧得NGO组织颁发的“化石奖”。
就在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刚刚坐到德班国际会议中心的谈判桌前,准备为2012年底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延续生命之际,加拿大带来了“将于圣诞节前正式退出《议定书》”的坏消息。
如果哈珀政府真的那么干,那么加拿大将成为签署并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中的第一个“叛逃者”。对于已经举步维艰的国际气候谈判进程而言,这将是个沉重的打击,“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规定发达国家量化减排目标的国际公约,被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后退的不仅是加拿大。包括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绿色和平、乐施会等在内的16家美国NGO组织29日联名致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美国在德班会议上的谈判立场“表示忧虑”。信里说,如果美国政府不做出积极改变,将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阻碍者”。
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却长期游离在强制减排国际公约之外,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现一直受到诟病。在德班峰会已经进行的议程中,美国固执己见,在达成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国际协议上设置诸多苛刻前提条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上,又反应冷淡。30日,美国代表团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临时宣布取消,理由欠奉,更是被指缺乏诚意。
欧盟的“德班印象”也差强人意。在征收航空碳税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已经引发众怒,把气候谈判的“球门柱移来移去”也遭到批评。在各方都在为2013年到2020年之间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寻找出路之际,欧盟抛出的“行动路线图”,将“球门柱”直接移到了2020年以后。环保专家评论说,欧盟显然是“谈远不谈近,不想谈真诚”。
非洲集团在气候大会上说,“那些在气候问题上负有历史责任的国家开始退缩,这将逐渐破坏会议进程,并使气候大会的可信性遭到质疑。”
在此次峰会非洲集团最为关注的资金议题上,主要发达国家以深受债务危机困扰为借口,诸多推脱,这令饱受干旱、洪灾、暴风雨等极端气候之苦的国家大为光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大会期间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批评发达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立场消极”,“令人失望”。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德班的一举一动受到高度关注。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这些天来接到大量邮件和电话,要求联系采访事宜。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的每一次表态,都会占据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
中国认为,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减排;而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承诺,发达国家必须“实实在在”地兑现。中国的这一立场,得到“基础四国”、77国集团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支持。
两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在描述各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引述了中国成语“同舟共济”。不过,这显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各国虽然“同在一条船上”,但在德班,他们仍是各怀心事,争吵不休。(完)
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1]。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加剧,北冰洋可能将成为一座新的能源宝库,北冰洋上诸如汉斯岛等岛屿的战略重要性也大大提高。目前,加拿大和丹麦对汉斯岛的主权争夺已进入了白热化。随着气温上升,北冰洋水域面积扩大与通航时间大大增长,美国与英国越来越重视在北极水域军事演习,代号为“2007·冰”军演目的之一是为探索巴拿马运河之外的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潜艇部队调动通道。另一目的是为了争夺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此看来,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不仅仅是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而且是为了争夺北极资源和航道而放出的政治烟雾。英国在气候与资源战略上实施两面手法:减排烟幕和资源争夺[2]。
针锋相对向来是强者的最优选择。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活动组织者4日说,此次科考行动耗资400万美元。有媒体评论认为,俄精心策划此次代号为“北极-2007”的深海考察行动,其目的除科学研究外,意在通过宣称俄对北极大部分地区拥有所有权,增强本国政治经济影响力。俄罗斯此举引发各界争议。美国政府表示,俄科考队将俄罗斯国旗插到了北极点之下的北冰洋洋底,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加拿大外长彼得·麦凯则宣称,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国旗的行动“只是俄国人的一次作秀”,并不能支持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3]。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5日分析指出,争夺北极丰富矿产储量资源的“新冷战”已开始了,加拿大正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建造巡逻船维护其在北极的利益,而俄罗斯最近在北极海底的海床上插上了它的国旗。报道认为,国际社会保护和管理北极地区的努力更具有迫切性。一位美国海军上将曾称北极地区为“地球上最大一块未被开发的堡垒”。北半球的政治大国突然面临北极地区土地石油归属的激烈谈判[4]。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律师波斯尼尔称,国际海洋公约在北极的资源争夺战中可能不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说:“力量而不是国际法将决定这一问题,俄罗斯有关力量的表达是令人信服的,加拿大的力量展示还不能让人信服。”美国科学家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华盛顿对在阿拉斯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地进行钻探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这影响到了勘探工作。美国人也未能及时意识到气候变化产生的后果。数个美国官员上周抱怨说,“普京抓住了战略主动权”[4]。
围绕北极资源的争夺,世界力量正在重新组合,但领土和领海攸关者只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丹麦、挪威等国。2001年,俄罗斯宣布对包括北极在内的半个北冰洋的所有权。除俄罗斯外,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芬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纷纷宣布有权在那里进行开采[5]。俄罗斯的最新动作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据俄《观点报》7月20日报道,近日军事专家分析说,在10年后美国会向俄罗斯发动进攻。俄罗斯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迅速增强军事实力。惟有这样,俄罗斯才能抵御美国鹰派的侵略政策。俄罗斯军事专家协会副会长弗拉基米罗夫少将认为,美国人盯上了俄罗斯的矿产资源,所以要进攻俄罗斯。他预测,抢夺西伯利亚资源的战争10年后可能打响。开战的时间在10~15年之间,由美国率先发动入侵。弗拉基米罗夫认为,美国的另一个开战动机是,肃清最强大的地缘政治对手。这样可以让其他国家见识一下美国的厉害,对其言听计从俯首帖耳。俄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伊瓦绍夫上将认为,美国会秘而不宣地投入战斗,因为美国社会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反俄倾向,把俄罗斯当作其在全球实行霸权的绊脚石,有人甚至主张以武力“一劳永逸地清除这块绊脚石”[6]。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7]。我在7月15日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8]。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6]。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中国虽然与北极领土无缘,但这是捍卫中国近海资源的有利时机。是否承认中国的领土和领海,是当前区分敌人还是朋友的客观标准。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8]。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杨冬红. 关注全球变暖却忽视洪水 英国气候预测遭遇尴尬. 2007-7-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show.aspx?id=5370
2. 杨学祥. 关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 2007-3-26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show.aspx?id=4137
“冷”北极“热”争夺(转载)
2009-8-26 07: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3999.html
上一篇: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发生里氏5.2级地震:关注12月潮汐组合下一篇:
历史教训:从热炒气候变冷到全球变暖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