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我国将遭入秋来最强冷空气袭击和潮汐组合

已有 4161 次阅读 2010-9-19 09:2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最强冷空气活动

我国将遭入秋来最强冷空气袭击 局部降温超1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05:10  中国天气网
全国降温幅度预报图(2010年9月19日08时至23日08时)

降雨量预报图(2010年9月19日08时至22日08时)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预报,19日至22日,今年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4℃,局部可超过15℃;北方大部伴有4~6级偏北风,注意防范大风降温天气对人民生活、城市运行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今秋最强冷空气来袭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9月19日至22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这是今年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过程。此次冷空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局地降雨强等特点。

  影响范围广:新疆、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东北、华北、黄淮、江淮等地都将受到这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西北地区东部、淮河以北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

  降温幅度大: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4℃,局部可超过15℃。22日和23日早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东部、西部和北部的日最低气温将降至2℃以下,部分地区将有霜冻。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日最低气温也将降至4~8℃。

  局地降雨强:19日至21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偏南地区、华北等地将出现小到中雨过程。内蒙古西部偏南地区、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还可能出现暴雨。过程雨量有10~40毫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北京西部的部分地区可达50~80毫米。

  降雨降温对华北、黄淮等地农作物不利

  此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水有利于北方地区土壤增墒和蓄墒;但降水降温天气同时也会减缓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秋收作物后期籽粒灌浆和成熟速度,前期秋收作物因温高光足生育进程加快的状况受到抑制,大部地区作物成熟期仍将偏晚,后期遭受低温或霜冻危害的风险增加。

  此外,19日至21日,受降雨影响,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等地不适宜作物成熟收晒。

  防风防霜冻防感冒

  冷空气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运行的不利影响,请做好人员、牲畜和家禽的保暖工作,加强对感冒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固房屋、畜舍等;同时加强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另外,东北中北部地区可能出现霜冻,可采取夜间点火生烟等办法防霜;水稻适量灌水,保持泥温;大豆打叶促熟;玉米采取扒皮晾晒措施,降低含水量,提高玉米品质;对贪青晚熟、低洼地块的作物要采取有效促熟措施。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等地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加作物冠层内的通风透光率,过湿地区及时散墒,促进作物正常成熟。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0/0919/59592.html

潮汐组合D:2010年9月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17度,9月23日为日月大潮,23日为秋分,太阳潮和月亮潮都在赤道达到最大变化值,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最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2010年9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4.55452度,月亮潮南北摆动较大;10月1日为上弦,为潮汐最小值。

本月为强潮汐月,天文奇点非常集中,表现为潮汐组合数量变少,日月大潮集中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附近,潮汐南北震荡变小,有利于旱涝不均和冷热不均分布;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变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04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454.html

上一篇:巧合:全球变暖还能持续300年补充图件
下一篇:地球臭氧层停止变薄的自然原因
收藏 IP: .*| 热度|

2 钟炳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