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我们现在不排放温室气体,自然灾害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它是自然作用的结果。减排可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但不能消除自然灾害。温室效应无法预测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历史记录表明,灾害频发不是在气温的上升时期,而是在气温波动下降时期,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参见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2173
附件:
[视频]气象专家评析近期全球自然灾害 今年前7个月达全球130年来最热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2日 21: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今夏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发,莫斯科8月初的气温达到40摄氏度,一举打破130年来的历史纪录;巴基斯坦的特大洪灾造成百万人流离失所。极端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各国人们的生活。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今年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来看看气候专家是怎么说的。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专家称,今年前7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打破了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高记录。高温天气引发极端天气频发,而即便相隔千里,世界各国出现的各类极端天气,也都具有相互关联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工作人员 汤姆·卡尔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正好处在
今夏最为炎热的区域的中心
相伴这些地区高温天气出现的
是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
爆发的洪水灾害
这些极端天气不是孤立事件
整个气候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数据监测负责人表示,极端天气一直都存在,但气候变化似乎正在加剧极端天气的烈度。观测数据显示,世界各地风暴、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已经比1980年增加了两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专家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各国当前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灾害应对机制,展开必要的国际合作,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
责任编辑:刘一
http://news.cntv.cn/world/20100812/104888.shtml
严重自然灾害全球肆虐 极端天气警示人类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0日 19: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题:严重自然灾害全球肆虐 极端天气警示人类
中新社记者 李洋
目前遇难人数已增至702人的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也在遭受着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种灾害。洪灾重创中国、巴基斯坦及欧洲多国,旱灾则袭击了俄罗斯和非洲多国;中国、美国等北半球多国遭遇历史罕见酷热,而南半球多国则面临罕见低温。
入汛以来,中国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是近20年以来仅次于1991年和1998年的重灾年份。据官方统计,灾害已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亿元。
7月下旬以来,巴基斯坦因洪水和暴雨引发的各种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200余人,而联合国方面估计,洪水已造成巴1500多万人受灾,4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而在俄罗斯,森林大火导致的烟雾连续3周笼罩首都莫斯科,已导致50多人死亡。俄罗斯遭遇数十年最严重的干旱,俄总理普京9日称,俄粮食产量同比减产三分之一,政府不会很快取消粮食出口禁令。
俄粮食减产令世界谷物市场产生恐慌,并推动小麦价格以30多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令人担忧不久的未来可能发生新的粮食危机。
极端天气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昭示人们对待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需要有所作为。但有科学家也认为,很难将个别的极端天气现象归咎于人类。
世界气象组织(WMO)预计,今年将成为19世纪中叶可靠气温记录诞生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
WMO官员称,莫斯科8月初的气温达到40摄氏度,一举打破130年来的历史纪录;而巴基斯坦今年的洪灾规模则"闻所未闻"。
分析人士指出,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数量已经比1980年增加了两倍。而过去一个多月来,亚洲和欧洲多国几乎同时遭遇洪水等灾害袭击,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不少专家认为,当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有关,相关预测也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WMO发布的报告还认为,今年"拉尼娜"现象可能逐渐增强,表示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可能会持续。"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同时伴有全球性气候混乱。
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除了找到灾害频发的成因,建立一套有效的灾害应对机制,展开必要的国际合作,是各国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各国也要加紧有关谈判进程,争取在今年底举行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峰会上有所突破。完
责任编辑:孟非
http://news.cntv.cn/world/20100810/10445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