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下一场灾害是干旱
杨学祥
我在
下面以原文的排序为基础,逐一盘点:
1.地震灾害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
继2004年、2005年、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三次8.5级的地震滞后,
本预测发表在
2.台风和飓风灾害
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1]。
自
中国气象局2010年1月份新闻发布会,回顾了12月重大气象事件的回顾,展望了元旦期间的天气以及未来的气候。会上,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2009年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中,莫拉克台风居于首位[4]。
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受其影响,8月6~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有300~500毫米,福建柘荣达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中国北方至今仍持续低温。突发低温事件频发已经得到全球变暖论者的认可。
4.流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7年发生中的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2008年是太阳黑子谷年并发生中国南方罕见冰冻灾害;2009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08年和2009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年,2009年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流感大流行的八大气候特征被完全证实。
5.干旱与洪涝
强潮汐有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它们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专家按此规律推测,2009年和2020年有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周期为18.6年的潮汐变化、构造运动和气象灾害的对应关系也非常明显,它可以说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所面临的强震和旱涝灾害的可能性。
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1932年(松花江特大水灾)、1933年(黄河特大水灾)、1951年(辽河特大水灾)、1968年(珠江、闽江、湘江、赣江大洪水)、1969年(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1]。
早在2003年,国家气候中心(NCC)研究员赵振国就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在未来5年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变化,即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5,6]。
自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南地区干旱长达7个月,为50年或10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我们认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涝北旱,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旱北涝。
我在
我在
2003年中国气象界发生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争论:北涝南旱是否将取代南涝北旱[6]?争论到了今天,又出现了新说法:广东气象部门首席专家、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说,今年的西南旱情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南旱北涝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北方普遍旱、南方普遍涝的情况,更不要说南旱北涝了,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非干旱地区持续多年大旱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9]。”
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究、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10]。
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
2. 新一轮强震正在到来:5-6月达到高峰. 杨学祥.
3. 阿依努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遭遇50年一遇暴风天气 3.6万余人受灾。
4. 2009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莫拉克台风居首。来源:中国网
5.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
6. 杨学祥。“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刊发时间:2010-04-02 11:18:02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7. 杨学祥。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刊发时间:2008-04-22 11:40:09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4/22/content_764829_4.htm
8. 杨学祥。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科学网。发表于 2008-9-16 20:13:41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9. 西南大旱成因的权威声音在哪?(组图)2010-04-12 01:42: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据《南方都市报》。http://news.163.com/10/0412/01/641JS29N00014AED.html
10. 杨学祥。历史的足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刊发时间:2007-11-27 11:49:47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7/content_702985.htm
附件:
2009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4]:
1. 强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
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受其影响,8月6~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有300~500毫米,福建柘荣达
2. 30年罕见秋冬连旱突袭北方冬麦区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京冀晋豫鲁苏皖陕甘9省(市)平均降水量
3. 50年来最严重春旱困扰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4. 50年罕见秋旱灼伤南方大地
5. 华北局地最高气温破6月历史记录
6月23~27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强。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等地局部最高气温达40~43℃,
6. 四川地震灾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7月14~17日,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和阿坝州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青川(
7. 华北黄淮等地遭受今冬寒潮暴雪夹击
11月9~1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出现
8. 华北黄淮大范围暴雨,部分地区降水量创5月历史新高
5月9~10日,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山东北部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一般在50~150毫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局地日降水量创当地5月历史新高,其中河北邢台日降水量(
9. 年度最强暴雨袭击长江中下游
10. 罕见强对流天气侵袭我国7省
6月3~6日,豫皖苏晋鲁浙鄂7省先后遭受飑线、强雷暴和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河南出现历史罕见强飑线过程,商丘永城风速达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