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17-19日潮汐预警:江苏17日有冰冻 |
[ 2009/11/14 14:05:00 | By: 杨学祥 ]
|
0
潮汐组合C: 11月17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5.79403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烈,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1月25日为日月小潮,11月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0.00071度,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252 我国大部将再度迎来降温及雨雪天气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4日01:48 人民网 预计今天(13日,下同)夜间到明天白天,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以及东北大部地区将出现道路结冰现象,特别是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需防范因白天积雪融化,夜间降温导致的路面冻结情况。 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大部、华北中南部、辽宁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四川盆地、重庆、贵州东部等地有轻雾,其中,宁夏、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湖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多小到中雨雪天气,其中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有暴雪;新疆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山西南部、黄淮大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自西向东先后出现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其中,湖北东部、湖南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3℃,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四川盆地及贵州等地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幅度可达4-5℃,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等地将出现初霜冻。(杜博)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14/014819044051.shtml 今晨有雾和霜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介绍,从11月9日以来,本省就多阴雨天气,从9日6时至13日6时,全省累计降水量21.9(连云港)至95.3(镇江)毫米,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上。而昨天,南京全天的温度只有3-4℃,加上寒冷的北风,体感温度接近零下,街头很多人都穿上了棉衣和羽绒服。从昨天夜里开始,天气就转晴了,受到辐射降温的影响,地面温度偏低,清晨出现辐射雾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随着冷空气来临之前,也容易形成雾。所以今天清晨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雾的几率都比较大。今天清晨南京的温度比较低,最低温度只有2-3℃,可能出现霜或霜冻,而白天的温度能升到10℃以上。 16日雨转雪 但是从周日开始,随着冷空气的深入,受到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全省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其中周日南京等沿江苏南地区有小到中雨。而到了16日,由于温度进一步下降,除了苏南之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雨转雪的可能性。预报16日苏南有中到大雨,江淮之间有中到大雨或雨夹雪或雪,淮北地区有小到中雪。 而大家关心的南京到底会不会下雪,气象专家表示,一直以来南京报雪还是报雨都比较难。由于可能出现雨、雨夹雪或雪的温度只相差1-2℃,所以对气象预报员来说,从液态到固态的临界点很难掌握。南京处在雨雪的分界线上,目前看来也有可能出现雨夹雪,雨雪量中到大。雨转雪的过程可能出现在16日的下午开始到夜里,而南京可能也会有一些积雪。由于这次降雪的过程比较短暂,17日的白天天气就转晴了,所以不会出现严重的积雪。 南京往年的平均初雪日是在12月8日—10日之间,气象资料显示,南京最早的初雪出现在1959年11月9日;最晚的是1958年1月14日。但2000年以后南京的初雪日一再推迟,今年的降雪是本世纪最早的一次,也有可能是20年来最早的一次。 17日有冰冻 而17日到18日,全省天气转好后,温度会有明显的下降。最低温度沿江苏南地区-2℃至2℃,其他地区-3℃至-5℃,有冰冻,南京的最低温度在0℃甚至以下。而前期持续降雨加上温度偏低,所以可能会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提醒市民和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于丹丹 近期南京天气 今天2℃~12℃;明天阴有小到中雨,4℃~7℃;后天阴有雨夹雪或雨,雨雪量中到大,1℃~5℃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14/025019044189.shtml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