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京和昆明:冰火两重天

已有 4455 次阅读 2009-11-14 13:56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厄尔尼诺, 冷冬,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暖冬

下周南京可能雪花飘飘 初雪日这么早50年罕见 
2009年11月14日 09:30:56  来源: 现代快报   
 
   昨天,苏北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初雪天气,而江苏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16日,南京可能迎来一次雨雪天气,时间之早50年罕见,从目前看,积雪的可能不大,17日,该市的最低气温可能只有-2至-1℃。有关专家分析,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逐渐产生,它可能成为今冬气候“总导演”。

    下周可能跌入“冰窟窿”

    北风小了,冷雨也逐渐停了,但是寒冷却一日胜过一日。昨天早晨,南京最低气温只有2.6℃。气象专家说:“虽然冷空气达不到寒潮的级别,但是冷空气来得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下午的气温,昨天首次没有超过5℃,已经是个典型的冬日午后气温了。与气温跌跌不休相比,湿度却是达到了近期的最高,整个城市仿佛湿漉漉一般,小风一吹,不禁让人将身上的衣服裹裹紧。”从气象标准来看,南京的冬天都是从后往前数的,专家说,入冬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10℃以下”,所以一般都是5天后,才将首日定为入冬日,从目前情况看,11、12、13日,南京已经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满足这个条件,而从后期预报来看,天气回暖已经不大可能,到下周,甚至会出现零下的低温,因此,入冬几成定局。与往年相比,今年冬天提早了10-15天左右,而秋天更是压缩到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9月干暖天气和11月寒冷天气的双重夹击下,今年的秋季显得很急促,还没有等回过味来,就掉进了“冰窟窿”。

    冷空气频繁,全省雨雪飘飘

    省气象台的监测显示,昨天在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今年首场降雪,局部地区甚至有积雪天气。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近期江苏频频遭遇冷空气影响,13日夜里到14日,全省阴到多云,西北风4级左右转东北风5级阵风6级,15-16日,受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将有雨雪天气,苏南地区有中到大雨,江淮之间有中到大雨夹雪或雪,淮北地区有小到中雪,全省同时伴有大风天气,陆上5-6级阵风7-8级,江湖河面7级阵风8-9级,近海海面8-9级阵风10级。17-18日,全省天气逐渐转好,温度明显下降。最低温度沿江苏南地区-2℃~2℃,其他地区-5℃~-3℃。

    南京雨夹雪还是纯雪?

    南京会不会出现今年首场初雪,省气象台专家介绍说,降雪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是低温条件,地面温度需要1-2℃左右,其次,冷暖空气实力要搭配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南京这两个条件都挺充分,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最低气温正在向这个标准靠拢,而冷暖势力也都非常“配合”,即使没有雪,也会下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告诉记者,问题的关键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历来都是南北雨雪的分界线,是否下“纯雪”就有点难以判断了,因为雨夹雪和纯雪,温度条件仅有1℃的差距。从目前预报来看,16日下午到夜里会有雨夹雪天气,不排除雨夹雪转雪的可能性,由于冷空气过境比较匆忙,因此17日天气就会很快转好,出现积雪的可能性不大。17日后,人们需要注意冰冻天气以及低温,南京最低可能只有-1至-2℃。

    历史资料显示,南京最早的初雪日出现在1959年的11月9日,这次的降雪时间之早虽然没有突破历史极值,但从近50年的资料来看,也是极为罕见的。

    ■分析

    看不见的手可能是今冬气候“导演”

    今年南京的气候已经初步显示出不正常的状态,10月气温之高历史罕见,而11月就遭遇到历史罕见的寒潮以及雨雪天气,天气变化极快,气温变化大,全国的气候也是如此。特别近期北方出现的暴雪天气,已经引发严重影响。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具体地说,形成暴雪天气的原因是暖湿气流强盛,强度为历史所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需要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近期大气环流出现的调整,使得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都比较好。中国东部地区面临着海洋,近期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从海洋上输送过来;南方前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阻挡了南方水汽向北输送,最近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方水汽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输送了。这次冷空气过来速度不是非常快,慢慢地南下,把暖湿空气抬升,给降雪、降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在这些具体的气象原因背后,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导演”——厄尔尼诺事件。从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这种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美和中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    

    ■提醒

    今冬要提防气温先抑后扬

    今年南京的低温来得特别早,先是一波强寒潮影响后,出现0.2℃低温,而到下周,甚至有雨雪和零下的低温天气。但是气象专家认为,现在的低温与整个冬季是否寒冷没有绝对的联系,特别是当有厄尔尼诺出现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的变化更加难以捉摸。有关专家认为,今年的气候可能很像1960年和1987年。1960年10月下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是1951年以来初雪最早的一年。强冷空气一直延续到11月初,并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初霜冻异常偏早。气象专家说,厄尔尼诺对南京的冬天还是有影响的,比如1960-1961年的冬季,气温先抑后扬,冷暖交替,让人无所适从。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阴转多云,2~12℃

    明天阴有小到中雨,4~7℃

    后天阴有雨夹雪或雨,雨雪量中到大,1~5℃(刘峻 )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9-11/14/content_18230607.htm

厄尔尼诺影响大气环流 昆明今年或出现暖冬

www.yn.xinhuanet.com  2009年11月14日 11:13:16  来源:春城晚报

    时间:11月13日 地点:新闻路 表情:落叶“笑”了 记者 王宇衡 摄

    已经过了“立冬”节气,可除了此前短暂的一次冷空气外,昆明仍一路晴朗。昆明还要热到什么时候?今年冬天天气如何?近日,记者针对这些市民们最近都特别关注和疑惑的问题,专访了云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刘瑜。

    降雨量锐减雨季结束早

    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只有1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在正常范围内,其余114个县市区降雨量属于偏少到特少,比历年同期偏少20%~98%。其中最少的是开远市,降雨量比往年偏少98%。昆明的降雨量也仅有37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全省124县市的平均降水量只有118毫米,而多年的降水平均值为244毫米,偏少54%。同时在这段时期内,全省有5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跌破历史最少纪录,其中就包括昆明,还有沾益、丘北、蒙自、玉溪、保山等。

    另外,雨季结束早更增加了旱情。截至目前,全省124个县市区都已经结束了雨季。全省73%的县市区都偏早至特早就结束了今年的雨季。

  平均气温突破历史纪录

    在气温方面,全省气温偏高的幅度特别大,范围特别广。全省只有保山龙陵和临沧双江属于正常偏高的范围: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0.4℃。其余县市区气温的偏高都超过0.5℃以上,达到偏高至特高的程度。

    和降水一样,今年云南省的气温也创造了新的纪录。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65个县市区突破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包括昆明、沾益、丘北、文山、蒙自、大理、楚雄、临沧等地。

    全省秋季平均气温达到19.3℃,比历史同期的17.8℃偏高1.5℃。与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气温的2005年相比,也高出0.5℃,当年云南省的平均最高气温也只达到18.8℃。

  厄尔尼诺送来“暖冬”

    究其原因,与之前本报报道过的金秋最热的原因一脉相承: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全球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影响了大气环流,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中高径向环流偏北,这一系列异常最终导致冷空气活动范围偏北和偏东。同时,中低纬地区的南部,气压高度场明显偏高,导致南部低纬地区的对流偏弱,最终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云南上空汇合。这些原因造成今年入秋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多以平直西风气流影响为主,北方冷空气活动偏北、偏东、偏弱,南方对流活动较常年同期偏弱,使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高温、干旱、少雨天气。

    从大气环流状况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偏高的态势仍将维持偏暖状况,继续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受被称为“淘气孩子”的厄尔尼诺影响,云南可能会出现“暖冬”。(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刘瑜)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1/14/content_18231801.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0948.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信息:10月26日和11月5日海温异常(矩平)比较
下一篇:关注17-19日潮汐预警:江苏17日有冰冻
收藏 IP: .*| 热度|

2 廖永岩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