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德润林
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检测,3、4月份以来,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明显的增暖现象,根据最近的海洋、大气环流变化特点,结合模式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将逐渐回升,6、7月以后有可能处于弱的暖位相。分析表明,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负海温距平区消失,在100°W以东的赤道东太平洋出现了高于
中新社巴黎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澳大利亚、英国、智利、日本及西班牙的传播表明,世界朝着爆发一场全球疫情又近了一步。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表示,大多数甲型流感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在全球已出现117例死亡病例,其中包括一些身体健康的人。目前,世卫组织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仍保持在五级,但很可能很快升到最高的六级。
“从全球范围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处于第五级,但我们离第六级的标准越来越近。甲型流感未来将产生何种影响还不得而知,”福田敬二表示。“也许称目前疫情严重性为中等是比较合适的,我们确实很难称之为轻微,”他说[4]。
我们在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较弱)、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较弱)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6]。
2000年世界已经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了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中国强沙尘暴年,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8年1月中国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目前已具备流感大流行的6个气候特征中的5个,严峻的形势符合国家内外专家的宏观估计和历史规律。
下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是流感大流行的警报。即将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将敲响流感大流行的警钟[6,7]!
由于2007-2008年的拉尼娜后延到2009年4月结束,预测中的2008年厄尔尼诺也后延至2009年(见图1)。我们在2008年初已经估计到后延的可能[7]。2009年3-4月是拉尼娜减弱并向厄尔尼诺过渡时期,猪流感的发生绝非偶然。关注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8-12]。
如果年末爆发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将同时进入倒计时。
参考文献
1. 李磊。澳洲气象局:太平洋指标显示厄尔尼诺天气形成。日期:2009-06-03 10:20 作者: 来源:李磊工作室。http://www.agri.gov.cn/gjdt/t20090603_1284419.htm
2.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厄尔尼诺监测和预测。第五期(
3. 世卫组织:甲型流感警告级别正在接近第六级。
4. 世卫组织:新流感全球疫情脚步越来越近。
5. 杨学祥,杨冬红.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发表于2008-7-22 15:51:0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6.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7. 杨学祥. 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8. 杨学祥. 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9.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10.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发表于
11. 杨学祥. 拉尼娜天气将不会恢复:厄尔尼诺出现不可逆转. 发表于 2009-4-17 6:27:0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6565
12. 杨学祥. 猪流感敲响了警钟:下一次厄尔尼诺与世界流感爆发. 发表于 2009-4-25 7:01:14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05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