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气象组织9月11日通报: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世界气象组织9月11日通报,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温度的大幅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
来源 央视财经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2A018X200?qudao=qbsearch_news&query=%E6%8B%89%E5%B0%BC%E5%A8%9C
我们预测,9月3-5日强潮汐组合持续使厄尔尼诺指数下降,进入拉尼娜区间,预测得到验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48971.html
精准对应,精准对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50953.html
我们确定,2024年9-11月潮汐组合有利于拉尼娜形成,而2024年12月,2025年1-2月的潮汐组合不利于拉尼娜发展(见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48974.html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周期性因素)、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性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突发性因素)、强潮汐组合和太阳风7-9天周期(周期性因素)。综合叠加结果决定厄尔尼诺指数的升降。
2025年2月为南极海冰最小值时期,不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只有环太平洋强烈地震可以增强拉尼娜发展。按照国际气象组织的预测,在此期间强烈地震发生的概率增大。
相关资料
2024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
2024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2024年12月2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46度,12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B:2024年12月9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4度,12月8日为日月小潮,12月1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2024年12月15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8.44度,12月15日为日月大潮,12月1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D:2024年12月22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度,12月22日为日月小潮,12月24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弱)。
潮汐组合E:2024年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44度,12月30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与强潮汐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或暖)空气活动(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8578.html
2025年1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
2025年1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2025年1月5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度,1月6日为日月小潮,1月8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25年1月12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8.47度,1月13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C:2025年1月19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4度,1月21日为日月小潮,1月2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弱)。
潮汐组合D:2025年1月26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54度,1月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与强潮汐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或暖)空气活动(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204.html
2025年2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
2025年2月潮汐组合预报:弱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2025年2月2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5度,2月5日为日月小潮,2月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25年2月8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8.6度,2月1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C:2025年2月15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12度,2月20日为日月小潮,2月1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弱)。
潮汐组合D:2025年2月23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68度,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E:2025年3月1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2度,2月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与强潮汐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或暖)空气活动(最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956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