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同的预测:气候异常监测丨9-11月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为66%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我们在8月29日指出,2024年9月3-5日强潮汐组合可能带来拉尼娜。这有待于实践验证。
相关报道
2024年8月28日晚报:强震频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
2024年8月28日晚报:强震频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影响的因素有南极半岛海冰(周期性因素)、强潮汐南北震荡(周期性因素)、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突发性因素)、强潮汐组合和太阳风7-9天周期(周期性因素)。综合叠加结果决定厄尔尼诺指数的升降。
图1 2024年08月27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47,比2024年08月27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22,减速0.025,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中性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2024年9-10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大,10月达到极大值,增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8月19-22日最强潮汐组合向8月26-2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太阳黑子下降(170)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6-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增加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区对应上升区间。
图2 2024年08月28日00厄尔尼诺指数为-0.470,比2024年08月27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47,减速0.023,减速变慢,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中性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2024年9-10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大,10月达到极大值,增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与8月19-22日最强潮汐组合向8月26-2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太阳黑子下降(170)对应,与强震频发对应,与6-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增加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区对应上升区间。
强震频发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5.8 2024-08-26 13:08:47 7.50 -82.40 20 巴拿马以南
3.3 2024-08-26 09:09:18 41.16 83.46 20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6.9 2024-08-26 07:29:06 -19.70 -175.00 100 汤加群岛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6.1 2024-08-29 05:57:59 12.95 -89.45 70 萨尔瓦多附近海域
4.0 2024-08-29 04:14:52 24.15 121.74 25 台湾花莲县海域
3.6 2024-08-28 05:15:00 23.61 100.58 10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
5.9 2024-08-27 10:15:20 -7.25 129.50 100 印尼班达海
3.0 2024-08-27 03:44:48 40.88 83.96 14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5.52024-08-26 20:57:40-8.75110.2070印尼爪哇岛以南
2024年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已有 2628 次阅读 2021-7-15 19:24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4年9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潮汐组合A:9月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2度,9月3日为日月大潮,9月5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2024年9月12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8.68度,9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2024年9月18日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1度,9月18日为日月大潮,9月18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2024年9月24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8.67度,9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4-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值,与强潮汐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或暖)空气活动(最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5624.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48570.html
上一篇:2024年8月28日午报:强震频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下一篇:2024年8月28日夜报:强震频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收藏修改| 删除| IP: 122.139.137.*| 热度|
当前推荐数:6 推荐人: 宁利中 郑永军 高宏 杨正瓴 周少祥 许培扬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评论 (1 个评论)
气候异常监测丨9-11月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为66%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伴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进入大气层,使得地球的气候系统发生变化。该变化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核心观点:各项气候异常指标显示厄尔尼诺现象继续下降,ENSO呈中性,CPC ENSO预测显示,拉尼娜在9-11月形成的可能性为66%,并有74%的可能性持续到2024-2025年北半球冬季(11月-次年1月)。
正文:
1.气候异常形成原理及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增高。拉尼娜现象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异常偏低。
这种海洋热状况的异常会对热带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全球气候的失常,二者一般的周期是四年。
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沿岸国家多暴雨洪涝灾害,印尼、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易出现干旱。如果厄尔尼诺持续时间长的话,会使得巴西东北部出现干旱,北美出现暖冬等。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稀少,印尼、澳大利亚东部则多雨。如果拉尼娜长时间持续的话,美国东南部、非洲中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非洲南部和印度等地容易出现洪涝。
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
2.重要指标
最新一期NOAA报告出炉,NINO3.4指数回落至至0℃,ONI指数跌至0.2℃,厄尔尼诺现象继续减弱至中性。(NINO和ONI指标判断标准为连续3个月大于0.5为厄尔尼诺现象,连续3个月低于-0.5则为拉尼娜现象。)
NINO指数变化趋势
ONI指数变化趋势
1950年以来ONI指数的演变
3.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
在过去4周,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接近或低于平均水平,西太平洋高于平均水平。
过去四周赤道太平洋地区异常高温海水面积变化趋势
过去四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统计
4.未来气候异常可能性展望
CPC ENSO预测显示,ENSO可能会持续几个月,拉尼娜在9-11月形成的可能性为66%,并有74%的可能性持续到2024-2025年北半球冬季(11月-次年1月)。
气候异常变化概率统计
5.SST(海水表面温度)模型展望
模型的多数指标显示今年9-11月,厄尔尼诺将转变为拉尼娜,而统计模型的平均预测值为ENSO中性。
NINO3.4指数走势预测
CFS.V2模型显示,今年9-11月厄尔尼诺将转变成拉尼娜。
CFS.V2模型预测统计
6.具体天气表现
过往30天美国降雨温度统计
过往90天美国降雨温度统计
美国季度降雨温度展望
7.综合观点
综上,各项气候异常指标显示厄尔尼诺现象继续下降,ENSO呈中性,CPC ENSO预测显示,拉尼娜在9-11月形成的可能性为66%,并有74%的可能性持续到2024-2025年北半球冬季(11月-次年1月)。未来我们将持续跟踪全球气候异常变化,请大家持续关注。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9A00WXD00?qudao=qbsearch_news&query=%E6%8B%89%E5%B0%BC%E5%A8%9C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