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寒潮频繁来袭“打脸”厄尔尼诺下的暖冬? 谁的预测更准确?

已有 887 次阅读 2023-11-28 06:4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寒潮频繁来袭“打脸”厄尔尼诺下的暖冬? 

2023-11-27 17:01

这两天,一轮寒潮伴随着雨雪大风一路裹挟而来,目前冬季的前沿已经推进到长江流域。这轮寒潮什么时候结束?今年冬天是暖冬,还是寒冬?这种气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起关注。

断崖式气温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符娇兰:这次寒潮过程总体来说前期的基础温度比较高,前期升温非常明显。另外这次冷空气强度比较强,二者叠加,共同造成了这一次强寒潮过程。这次寒潮过程总体来说影响范围比较广,而且强度也比较强,应该是今年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寒潮过程。而且还伴有一些雨雪天气,像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都出现了明显降雪。

气温骤升骤降是否是正常现象?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符娇兰:这是比较正常的。一是11月份本就属于冷空气相对比较活跃的季节。根据我们的数据记载,11月份是冷空气和寒潮频发的月份之一,同时因为11月份总体来说降水比较偏少,在冷空气过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会迅速回升,所以就会出现气温骤升骤降的情况。

未来10天还会出现寒潮天气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符娇兰:未来10天,整体来说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预计11月26日到28日还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长江及其以北大部地区会出现4℃到6℃,部分地区8℃到12℃的降温,并且还会伴随大风和降雪天气。此外,在30日前后还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北方的部分地区将会出现4℃到6℃的降温。但是后面两次冷空气的过程总体来说较目前这个寒潮强度明显偏弱。所以我们考虑,整体来说降温幅度不会太大,应该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面对雨雪和大风,我们应如何应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符娇兰:我们重点要关注①气温偏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大风对农业设施的不利影响;③做好森林和草原防火;④水上运输安全管理;⑤加强积雪清扫工作。

厄尔尼诺事件对今年冬天的温度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刘芸芸:对于我国今年冬季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相对来说会较常年同期偏高,同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降水可能会较常年偏多一些。

什么是复合型气象灾害?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刘芸芸:复合型气象灾害指不止一种气象灾害同时发生。 在厄尔尼诺背景下,虽然是暖冬,或者说虽然是气温偏暖的这样一个情况下,仍然会有阶段性的冷空气频繁出现,那就有可能会给北方以及包括高原,就是青藏高原周边的地区会出现低温雪灾的情况,需要做好防范工作。对于南方来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出现,会对交通出行、输电线路造成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另外还会容易出现雾和霾的天气,这也会对交通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气候中心

https://www.sohu.com/a/739520675_182429

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已有 9127 次阅读 2014-3-26 05:5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月亮赤纬角, 潮汐南北震荡, 拉马德雷, 最热, 最冷

      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020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55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279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311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11472.html

上一篇:2023年11月27日夜报:强潮汐组合和7-9日下降周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下一篇:2023年11月28日早报:强潮汐组合和7-9日下降周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收藏 IP: 125.32.107.*| 热度|

2 宁利中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