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病毒免疫逃逸缩短群体免疫周期:6个月的免疫期缩短为3-4个月

已有 1940 次阅读 2023-4-22 21:0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病毒免疫逃逸缩短群体免疫周期:6个月的免疫期缩短为3-4个月

                                                               杨学祥


6个月免疫期后爆发第二波理论忽视了病毒变异形成免疫逃脱的能力


    据中疾控最新数据,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13日,全国共报送31434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06个进化分支。其中监测到的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共328例,包含近期备受关注的XBB.1.16,也被称为“大角星”(Arcturus)。这一新变异株被视作传播力最强的毒株,且有报道称出现了结膜炎等症状。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孙亚民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并不是“厉害”的新毒株就一定造成新传播。虽然XBB传播快、免疫逃逸强,但在国内的实时传播系数并不高,处于低流行水平。由于人群免疫,新病毒很难像之前那样形成快速传播。

  在众多重点关注的变异株中,XBB.1.16引发了大量讨论。这一毒株于今年1月下旬首次在印度被发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卫组织在3月下旬宣布XBB.1.16为“监视下的变异株”,并称它是迄今为止传播性最强的新冠变种毒株。日本东京大学一项研究表明,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XBB.1.5毒株高约1.17倍至1.27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从病毒的特性来说,XBB.1.16的传播力比之前的变异株更强,尤其对于没有感染过新冠、没有接种过疫苗、缺乏针对性免疫力的人,这一变化较为明显。在致病力方面,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变化。

  不过,李侗曾认为,现在全球人群普遍接种过新冠疫苗或有感染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能预防对新毒株的感染。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大部分国民上一轮感染没有超过半年,对新冠变异株仍具免疫力。

  XBB.1.16对中国而言是疫情放开第一波高峰过后新突变的毒株,它没有导致第二波高峰无法用群体免疫循环理论来解释,也与新冠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脱能力的事实相矛盾。恰恰相反,这说明XBB.1.16在中国的免疫逃逸能力受到时间限制。

       免疫逃逸能力的时间限制

        美国新冠疫情从2000年1月到2022年12月大约经历了 8次峰值,平均每年3-4次,也就是说3-4个月发生一次疫情峰值。这就是说,病毒变异产生的免疫逃逸能力并不是马上就起作用,疫苗或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作用在3-4个月之内可以起到免疫作用,3-4个月之后是变异新毒株发挥免疫逃逸能力的起始时间 。     

2000-2022年美国疫情.png

图1  2000-2022年美国新冠疫情曲线

https://new.qq.com/rain/a/20221221A00UEN00

  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3月以来印度报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国目前流行的变异株中仍以XBB.1.5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占比均上升。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https://news.sina.com.cn/o/2023-04-21/doc-imyrawet7315652.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6&r=0&rfunc=65&tj=cxvertical_pc_hp&tr=18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85112.html

      疫情放开后中国第一波高峰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10条最新措施,即“新十条”的通知,其中明确取消全员核酸检测,取消查验核酸证明、取消行程码、健康码等措施,为疫情的“全面放开”吹响了号角!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83562573437485627/?source=seo_tt_juhe

  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主要是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主动免疫),加之春节前已有大量人群感染且各省平稳度过了感染高峰(自然免疫),快速建立了人群的混合免疫屏障,春节疫情高峰没有出现。”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其实,病毒没有凭空消失,很多人已经感染过了,短期内不会再感染,这样就没有了病毒的消息,感觉病毒彻底消失了。”

  事实是,病毒仍在,且还在流行,不过是低水平的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1月25日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阳性人数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 2023年1月23日(大年初二)降至最低1.5万;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逐步下降,1月23日降低到5.5%。

  全国的住院新冠患者也在大幅度减少。根据上述通报,2023年1月5日达到高峰162.5万人,23日降到24.8万人。重症患者峰值也从1月5日的12.8万人降到23日的3.6万人,较峰值下降了72.0%。这也说明感染高峰已过,但流行仍然存在。

  “以前大家都没有针对新冠的免疫力,所以,病毒很容易感染人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形成了大规模的疫情,现在都感染过了,病毒传播链条被切断,即使有感染病例,也是散发的,一个人被感染,周围不至于传染上,随着这一个病例痊愈,病毒也就随之被清除了。”胡洋解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月17日上午召开了第66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一级响应工作例会。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强调,新冠疫情流行尚未结束,病毒变异仍存在不确定性,各单位仍须高度重视。

  刘珏表示,对于全球而言,病毒变异是重要的监测内容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仍在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工作。同时公众继续做好健康防护,不能松懈大意。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411163204_541ca444020018vui.html?from=health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4279.html


       结论

      美国上次疫情峰值早于中国,所以 XBB.1.16新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表现明显。5月是3-4个月的中国新冠疫情高峰的起始点,中国XBB.1.16新毒株低水平运行是暂时的,大幅增加形成峰值不可避免。

       从图1-3可以看到,太阳黑子起伏变化,2021年和2022年每年大约有4次,与2022年绝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四波重大感染高峰相对应。

        新冠疫苗有效期和自然免疫有效期均为6个月,新冠病毒变异产生的免疫逃逸使有效保护期变为3-4个月,而不是5-6个月。准确的时间预测非常重要。6个月后再发生就不能称其为免疫逃逸。

       值得指出的是,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太阳黑子日均值超过100,太阳黑子的杀毒作用导致全球疫情明显减弱,美国如此,中国更是这样(见图2-5)。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85189


相关报道

我国首次监测到新毒株,五一新冠疫情会反弹?专家回应了

202304/2217:26南方都市报

民间取名“大角星”的XBB.1.16变异株传入本土,国外相关研究显示,传播率比同系变种高出逾1倍,感染者会出现结膜炎症状。

临近五一长假,新冠疫情会否二次反弹?五一出门放心吗?出行前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4月22日,多位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普通民众不需要过于担心,健康人群五一可以正常出行。

至于疫苗接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蔡卫平提醒,去年12月~今年1月新冠高峰时期的感染者,暂时无需接种疫苗;至今未阳的人,最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包括喷雾粘膜疫苗、4价疫苗等。

人群免疫水平仍较高

无需太担心二次感染

距离上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已过去4个月的时间,近日网友发现身边有人测出了抗原阳性。临近“五一”假期,作为春节以来第一个小长假,人们出行出游需求大增。大规模人员流动下,新变异株会带来哪些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卫表示,“五一”期间感染人数大概率会增加,但我国人群免疫接种比例高,且许多人有感染过的经历,人群的免疫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近期再次出现大流行的机率较小,小范围传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考虑到已知的新冠病毒的变异规律和传播没有季节性的特点,未来较长时期内会呈现持续流行态势,类似流感一样和人类长期共存。”赵卫说。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建议,大家不必恐慌,之后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感染小高峰,但鉴于许多人已建立起免疫屏障,新一轮疾病流行传播峰值、速度和影响面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快”和“大”。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显示,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328例,其中,有我国首次监测到的15例XBB.1.16。4月21日,国家疾控局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各地发热门诊诊疗量也印证这一点。近一周,全国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呈现下降趋势,4月13日为30.1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89.5%。

图据中国疾控中心

眼睛不舒服?切记别揉眼

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出现“粘眼”……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也表达了对二次感染的担心。

据悉,结膜炎是目前研究发现的XBB.1.16感染者的主要症状。结膜炎,也俗称为“红眼病”,表现为眼红、眼部有沙砾感并伴有瘙痒。

那么新变异株有哪些特点?为何容易导致结膜炎?

国外研究显示,XBB.1.16的传播效率略高于此前流行的XBB.1和XBB.1.5变异株,XBB.1.16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5相当

庆幸的是,目前暂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报道,也未见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报告,但在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等脆弱人群中,不排除因个体差异引起较重的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本就容易出现结膜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S蛋白与受体ACE2结合侵染人体细胞,眼睛中的角膜、结膜细胞上有ACE2受体,完全可以感染新冠病毒。”蔡卫平提醒,如果最近眼睛不舒服,大家切记别揉眼。

其实,类似眼部症状在此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感染病例中也出现过。中疾控提醒,如果近期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暴露环境建议戴口罩

是否需要囤药?赵卫表示,临床研判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医院储备的药品能满足市民就医需要,建议个人不用囤积药品。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出现眼红、异物感、视力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如何避免感染XBB.1.16?中疾控表示,目前疫苗接种或既往感染留存下的免疫力仍能为个体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当公众处于暴露环境、人员密集场所,或者接触脆弱人群时,仍建议佩戴口罩

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应特别注意自我保护。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2A0601W00

我国发现新冠毒株已达148种!又一个坏消息传来,新冠确诊在上升 

2023-04-17 11:23

我国新冠毒株情况

4月17日,我国全面放开已经差不多5个月,再也回不去封控的日子了,而且大家也不希望再受到封控。

随着第一波新冠疫情的离去,时间一下来到了4月份。

4月份的特殊之处在于,4月份正是不少专家预测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值得我们重点去注意。

4月中旬,中疾控和卫健委再度公布了我国疫情的实际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从2022年9月份至4月中旬,全国一共发现新冠毒株,已经达到了148种。

其中,主要感染毒株为BA.5.2,以及他们的后续毒株,占据所有感染者的67%以上。

是我们必须要去认真对待的毒株。

然而,排在第二位的毒株,则是BF.7及后续毒株,占据了29.5%的感染者。

      

所以,面对不断进化的新冠毒株,我们必须要保持警惕,并且还要留意新冠的发展趋势,避免出现因为大意,而导致的群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国本土主流的毒株,传染性虽然依然很高,可是致死率却得到了大幅降低。

因此,我们不需要太过担心。

特别是在第一波疫情中,不少人都已经经历了感染的过程,很多人身上都拥有一定的抗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抗体的数量也会下降,可是新流行的毒株中,基本上都是大多数人感染过的分支。

      

或许,短时间来说,不会造成第二波大规模感染,专家早前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

新冠感染确诊率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4月13日,我国阳性医院确诊人数日均人数在2036左右,这个数字保持平稳,略有上升。

     不过,整体而言,第二波感染新冠感染高峰还没有到来,而且不知道会不会到来。

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第二波疫情千万不要再来了。

避免出现大范围感染的情况。

坏消息传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第二波疫情暂时没有到来,可是我国的发热人数,却依然处于小高峰范围。

因为很多人因为甲流而发热,不得不去医院就诊。

日均发热求诊人数高达30多万人次。

      

从数据来看,我国如今正处在甲流高峰期,虽然高峰的曲线出现了下降,可是依然比平时高出了不是一丁半点。

与第一波新冠造成的发热感染率,相差无几。 

唯一不同的是,甲流造成的伤害,远没有新冠造成的伤害大。

让人惊讶的是,新冠感染率从3月中旬到达低点,仅1.9%左右,如今一个月过去了,感染率已经上升到了2.6%。

这一段的确需要警惕。

最后的话

总而言之,新冠还未走远,每一天依然有人被新冠折磨,甚至可能会丢失生命。

而新冠还未走远,甲流又来肆虐。

我们人类与新冠的抗争,到了第二轮,我们人类病毒抗争的征程,或许才刚刚开始,大家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对自身和家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http://news.sohu.com/a/667460960_120720566

4月20日,中国疫情传来3个坏消息,同时这2件事也别忘记做

2023-04-20 16:54:54 来源: 军军解读 江苏  

国内疫情已经沉积很长一段时间,新冠病毒就好像消失了一样,周围人也不再讨论疫情,反而开始盘算外出旅游,尤其是五一假期将至,大家的心思越发活络,都想要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一扫因为疫情这三年被迫呆在所在城市的郁闷心情。



在这里有件事情要提醒所有人,国内的疫情虽然稳定,但我们仍然要保持警惕。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全球疫情仍不稳定,过去的28天时间里,全球出现了起码2.3万例的死亡病例,新增高达300万例。最为关键的是,这还是在全球疫情核酸检测明显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间接说明疫情的情况比我们看到的数据要糟糕。



中国疫情传来3个坏消息

第一个:国内的疫情核酸检测数据比之前有所提升,核酸检测阳性率达到1.4%,而此前国内不足1%。疫情显然有所反弹,虽然不是突然性大规模,但仍需引起重视。



第二个:近期出现的奥密克戎新型亚变种XBB.1.16毒株在全球多个地区迅速蔓延,国内同样也检测到十几例,这说明该病毒已经开始在国内传播。



XBB.1.16毒株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一部人会引起眼睛发痒、发红,引起轻微的眼角膜炎,看上去就跟充血一样,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角膜的水肿,十分难受,有国外的患者分享表示,出现这些症状注意滴滴眼药水,一般的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无需过于担心。



第三个:疫苗即将失效,这里的“失效”不是说完全失效,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接种疫苗距离有效期已经接近一年,这意味着疫苗的保护效用减弱,面对新冠病毒的抗性也将减弱。

保护抗性降低,是否需要再接种第四针,从而加强自身对病毒的抗性,这个我们只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走即可,无需多想,如果有必要,国家自然会开展。



2件事别忘记做

疫情的情况发展并不稳定,我们仍需提高重视,并且在忙的情况下,下面这2件事情也不要忘记做。

第一件: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虽然无法百分百保证防范新冠病毒,但起码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降低感染的可能。春节是各类病毒活跃的爆发期,戴口罩同样可以降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可能。



第二件:如今许多城市路上出现了大量柳絮飘飞,这些东西一旦飘到眼睛,很容易引起眼睛发炎或者感染,用手揉的情况下只会更严重,所以大家最好是佩戴一副挡风镜遮挡下,但要注意不要戴影响视觉的眼镜。



新冠病毒会卷土重来吗?

针对这个问题,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魏晟教授给出回应,因为疫情放开后的4个多月时间中,大量的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身体多少都有一些抗性,因此就算疫情再度爆发,也不是大规模范围,而是局部,全球大流行也已经趋于结束,可以说这场和新冠病毒的斗争,人类目前占据了上风。

接下来如果第二波高峰期来临,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加的情况下,你觉得国家会重启核酸检测吗?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2PI226F0535AX4A.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85366.html

上一篇:班达海发生6.3级地震:关注4月16-20日强潮汐组合
下一篇:2023年4月22日夜报:厄尔尼诺指数快速进入下降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范振英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