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国庆节河南极端高温40度左右:为什么不是构造高温?

已有 16196 次阅读 2022-9-27 15:4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国庆节河南极端高温40度左右:为什么不是构造高温?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目前看国庆节河南可能迎40度左右极端高温!

       目前欧美数值对于国庆节南方的高温仍在不断调强,美国数值持续报出10月3号湖北河南40度左右的极端高温,特别是湖北西部和北部、河南中南部,甚至给出极端高温可达42—43度!

       虽然目前离国庆节还有好几天,调整空间还很大,不过欧美数值同时报出了异常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欧洲数值认为国庆节副热带高压的594位势也将在我国南方上岸,副高强度堪比今年8月上旬,因此确实有可能在局地搞出接近40度的超级高温。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I5DDFH305534EGF.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7032.html

      构造干旱和构造高温的可能性         

      高温大旱之后未必有大震,但是构造性高温大旱之后,必然发生地震。这是气象学和地震学重要的关联之处,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从高温大旱重灾区筛选出大震可能风险区,与地震构造带对比去除不可能发生地震的平静区,与构造活动带和地震活动带对比确定可能发生地震的监测风险区,收集地震活动前兆,根据天文规律确定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7032.html

     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重灾区

按四川省气象干旱(伏旱)标准监测,截至8月22日8时,全省有84县站气象干旱持续,其中轻旱22县站,中旱18县站,重旱14县站,特旱30县站,经综合研判,目前已有5个市(州)达到重旱以上等级,预计22—25日全省高温晴热天气持续,伏旱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程度进一步加重。

2022年8月22日四川干旱.jpeg


图1 2022年8月22日四川干旱监测图

图1显示,甘孜、小金、三台、石棉、甘洛、乐山、资阳是可能的大震风险检测区。

图2 中国地震带

据了解,四川省气象台发布干旱橙色预警的标准是:5个以上市(州)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至少3个市(州)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影响特别严重,预计干旱天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

当天下午,泸州、宜宾两市气象台新发布了干旱黄色预警,资阳市气象台则宣布将8月18日发布的干旱黄色预警升级为干旱橙色预警。

四川旱情在全国也“排”上了号。

中央气象台8月22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据8月22日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陕西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预计,未来3天,上述旱区大部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2022年8月22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jpeg

图3  2022年8月22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

据8月22日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陕西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2022年8月22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显示,西藏、云南、四川、台湾最为严重,与中国地震带最吻合。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 甘孜州泸定县是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重灾区(见图1-3)。这是旱震理论的又一证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913884230550172&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4365.html

         我的判断已经得到证实:

  我们在2022年9月7日和9日指出,对比中国地震带,西藏、台湾和云南应该划为风险监测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913884230550172&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43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4680.html


            2022年9月17日中国台湾台东县6.5级地震再次验证旱震理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807.html

            2022年9月18日中国台湾花莲县6.9级地震再次验证旱震理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891.html

          事实证明,2022年6-8月全球和中国高温干旱不是单纯的气象干旱,而是叠加了构造干旱,9月全球发生了两次7级地震,中国发生了两次6级地震。因此,2022年10月的高温异常,我们必须关注四川、云南和台湾叠加构造高温的可能性,将四川、云南和台湾划为大震高风险地区,将印尼、菲律宾和日本划为大震高风险国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57032

      有网友会问:河南也有构造地震带,10月极端高温河南最为强烈,为什么不能划为大震风险地区?原因很简单,河南属于中国东部地区(台湾除外),8级大震集中发生在小冰期时期,所以在目前的全球变暖背景下,河南不会发生8级大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6619.html

       事实上,自公元前519年至今,河南省境内共发生3.5级以上地震516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9次、6级以上地震7次。7次6级地震都发生在中国气候变冷时期。

1 河南6级地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震级

时间

地点

气候变化

6.5

公元461023

河南南阳

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中国第二寒冷期

6

34412

延津县西北与卫辉交界处

同上

6.5

15021017

范县濮城

公元1400-1830年中国第四寒冷期

6.75

1522128

鄢陵洧川

同上

6

152424

许昌张潘店东

同上

6

1587410

汲县(卫辉)西北

同上

6

182083

许昌东北

同上

    

相关数据

历史上河南6级以上的地震

1) 公元46年10月23日(东汉建武二十二年九月戊辰),南阳发生6.5级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2) 344年12月(东晋建元二年十一月),在延津县西北与卫辉交界处发生6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3) 1502年10月17日(明弘治十五年九月十七日),范县濮城发生6.5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4) 1522年1月28日(明嘉靖元年五月初一)鄢陵洧川发生5.75级地震。

5) 1524年2月4日(明嘉靖三年正月初一),在许昌张潘店东,发生6级破坏性地震。

6) 1587年4月10日15时(明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在汲县(卫辉)西北(北纬35.6度,东经114.0度)的老震区,发生6级破坏性地震

7) 1820年8月3日(清嘉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在许昌东北(北纬34.1度,东经113.9度)发生6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八度。

https://www.sohu.com/a/321328014_100231334


几张图看清楚河南省地震带 

2019-12-02 11:59


11月30号南阳淅川县发生3.6级地震,新闻直接上了热点,震级不大,但是因为河南处于中原地带,大家以为地震离自己都很远。

地处中原的河南容易发生地震吗?实际上,河南是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历史上,自公元前519年至今,我省境内共发生3.5级以上地震516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29次、6级以上地震7次。

我省最近的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在188年前。1820年8月3日,许昌东北发生6级地震。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城内尚轻,唯东北一带,其势较重,计被灾处所大小169村,内周家店等20余村房屋,全行震塌,被灾尤重

河南历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地震和地震烈度最高的地震分别来自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和1830年河北磁县7.5级地震。

2015年和2016年1.0级以上的河南地震分布图(图片来源:河南省地震台网中心)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广大农村房屋多数没有抗震设防,加之人口众多,小震大灾时有发生。如2000年内乡县4.2级地震就造成1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80余万元。

河南省需要抗震设防的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0%,抗震设防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

2002年7月,郑州市地震局对全市的断层进行了全面探测,探测结果显示,仅郑州市大大小小就有古荥断层、老鸦陈断层、花园口断层、上街断层、须水断层、中牟断层、尖岗断层、三十里铺断层、郭小寨断层等9个断层

2017年3月份河南地震情况分布图(图片来源:河南省地震台网中心)

但是大家也不要太担心,随着技术和基建的能力提升,2020年,河南省各地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河南省地震测震台站分布图(图片来源:河南省地震台网中心)

河南省内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新乡-商丘断裂带、朱夏断裂、商丹断裂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

震源浅、烈度高、破坏大是河南省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

省地震局编图项目在系统吸收利用了石油、煤田等行业地震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新发现了多条新近系以来活动剧烈的断裂,如临颍-郸城断裂、新桥-太和断裂和登封-西华断裂,新修订了许昌-太康断裂、襄城-商水断裂等多条断裂几何学特征。


https://www.sohu.com/a/357754878_120167615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

       事实上,5000年的中国文明历史表明,气候变化最突出和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小冰期和温暖期的交替发生。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72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他利用出土文物和长时期的历史记载,对我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讨论,并绘制出5000年来中国气温变迁图。根据竺可桢的研究,近5000年的气候可以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变化周期平均为1250年:

 

1 1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和近5000年中国气温(虚线)(竺可桢,1979

       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为第一个温暖期,竺可桢推测这一时期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温度高3 5(此处的现在,指1950年前后的数据,下同。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0年约高0.5℃。)当时竹类植物分布在黄河流域。在这一温暖期,我国各地的新石器文化蓬勃发展起来。

       从大约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前的西周前期是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从大约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秦汉时期是第二个温暖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要高2℃,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十分繁荣。

       从大约公元初到公元600年的南北朝时期,进入第二个寒冷期,在这一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汉族政权不得不偏安于江南。

       从大约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的隋唐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此时长安(现在的西安)的冬天无冰无雪,而且还种有柑桔。汉民族在这个温暖期又一次达到了强盛的高峰。

       从大约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的两宋时期,进入第三个寒冷期,这一时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约低2℃。

    经过公元1200年到公元1300年短暂的第四个温暖期后,从公元1400年到现在,中国的气候又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寒冷期。在最后一个寒冷期,从事农业的汉民族的发展走下坡路,而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中国历史气候(近8000年来一部分)

  

3  1700年中国温度波动趋势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06488.html

      结论

     与 江西、山东、河北一样,河南6级地震都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地震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这也是中国东部8级大震(台湾除外)的主要特征:集中发生在小冰期时期。

 北京地区的强震也集中在小冰期时期发生

北京地区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汇之处,历史上曾发生过294年延庆东6级、1057年大兴南6.8级、1484年延庆6.8级、1536年通县南6级、1665年通县6.5级、1679年三河-平谷8级和1730年京西颐和园6.5级等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北京中心城区也曾发生10765级地震、16275级地震。其中,三河-平谷8级地震伤亡近10万人,大兴6.8级地震死亡2.5万人,颐和园6.5级地震伤亡457人。

http://www.kepu.net.cn/gb/ydrhcz/ydrhcz_zpzs/ydrh_201904/201904/t20190416_32580.html 

2  太阳活动、强潮汐、低温期和北京地区地震的对应关系(1订正)

Table 2 The relation of solar activity, volcanic eruption, tideslower temperature and earthquakes in Peking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时代

潮汐极大年

北京地区地震

中国气温变化的寒冷期时间(公元)


 
 

时间

震级

地点





294

6.0

延庆

0-600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1057

6.8

大兴

1000-1200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84

1536

6.8

6.0

延庆

通县

1400-1950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65

1679

6.5

8.0

通县

三河-平谷

1400-1950

 





1730

6.5

颐和园

1400-1950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400-1950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次小冰期?

注:本文刊登在《2019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文集》127-132页,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翁文波基金、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201911月,北京。    

        山东和济南的强震也集中在小冰期时期发生

  在小冰期时期,1668725山东 郯城、莒县曾发生8.5级地震,处于小冰期鼎盛期的蒙德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下次8级大震爆发将在3107年下次小冰期高峰。

济南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4次破坏性地震,分别是13474月的平阴ms4.5级地震、16201019日的济阳5.0级地震、1622417日的长庆5.5级地震和183566日的平阴5.0级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14-19世纪小冰期时期。

表3  太阳活动、强潮汐、低温期和济南地区地震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时代

潮汐极大年

济南地区地震

全球

气温

时间

震级

地点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347

4.5

平阴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小冰期

蒙德

1620-1720

1600-1725

1629

1620

1622

5.0

5.5

济阳

长庆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35

5.0

平阴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低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4783.html

 下次小冰期在3107-3452

       2000年查尔斯·季林(Keeling)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2]。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图4 潮汐强度1800年气候变化周期(据查尔斯·季林,20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990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84783.html

有史以来我国共发生过188级地震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M≥8.0地震共有18次,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M≥5.0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1970年至2007年年底,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M≥5.0地震约4500余次(真实记录)。

中国8级地震的重复期有长有短,从表中数据来看,最短重复期为一年,西藏1950年和1951年分别发生8.5级和8级地震,707年以来仅发生过一次。中国8级地震的平均重复期为30年,前300年平均150年发生一次,后300年平均23年发生一次。前600年发生8次,后100年发生10次。8级地震重复期有明显的逐渐缩短的趋势(见表2)。

从表4中可以发现,中国8级地震的分布特征非常明显:小冰期时期集中在中国东部(台湾除外),温暖期时期集中在中国西部(包括台湾)。这为我国抗震防震指明了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6619.html

表4 中国M≥8.0地震基本信息表(部分为推算震级) 

序号

发震时间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纬度

经度

震级

 气候特征

01

1303-09-17

山西 赵城、洪洞

36.3

111.7

8

 小冰期

02

1556-01-23

陕西 华县

34.5

109.7

8

 小冰期

03

1604-12-19

福建 泉州海外

25.0

119.5

8

小冰期

04

1668-07-25

山东 郯城、莒县

35.3

118.6

81/2

 小冰期

05

1679-09-02

河北 三河、平谷

40.0

117.0

8

 小冰期

06

1739-01-03

宁夏 银川、平罗

38.9

106.5

8

小冰期

07

1833-09-06

云南 嵩明

25.2

103.0

8

 温暖期

08

1902-08-22

新疆 阿图什

40.0

76.5

81/4

温暖期

09

1906-12-23

新疆 玛纳斯

43.9

85.6

8

温暖期

10

1920-06-05

台湾 花莲海外

23.5

122.7

8

温暖期

11

1920-12-16

宁夏 海原

36.5

105.7

81/2

温暖期

12

1927-05-23

甘肃 古浪

37.6

102.6

8

温暖期

13

1931-08-11

新疆 富蕴

38.9

106.5

8

温暖期

14

1950-08-15

西藏 察隅

28.4

96.7

81/2

温暖期

15

1951-11-18

西藏 当雄

31.1

91.4

8

温暖期

16

1972-01-25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23.0

122.3

8

温暖期

17

2001-11-14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36.2

90.9

8.1

温暖期

18

2008-05-12

四川 汶川县

31.0

103.4

8.0

温暖期

 

(资料来源科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地震学基础》第910页,部分资料来自中国地震目录,CEIC.ac.cn制图)

http://www.ceic.ac.cn/contents/background/background4.jsp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328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661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7069.html

上一篇:9月27日午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停滞区间
下一篇:9月27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