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尔塔毒株再次打破了几个致力于实现“群体免疫”国家的幻想
一种叫做“德尔塔(Delta)”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拉响了全球疫情的新警报。新冠病毒株的突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它永远不会结束”。有专家担心,随着这个被认为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变异毒株”成为全世界的主导毒株,并诱发新一轮的疫情,使全球在夏天重新启动的希望沦为泡影。
最新研究表明,相比Alpha,Delta具有更快传播的变异点,且具有免疫逃逸的能力。目前看,Delta已具备了全球流行的趋势。
Delta的特性在广东也初露狰狞,不仅凸显了传播的迅速,也表现出对免疫的突破。
虽然这个病毒的传播和致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冯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子健认为,现行的各项公共卫生措施,包括个人预防措施,都仍然是有效的。现在要做的是,措施的及时性、力度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
德尔塔毒株大范围传播,表明阻断传播通道被忽视,现行阻断措施失败。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627.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55.html
相关报道
抓到罪魁祸首!群体免疫会成幻想么?
瞭望智库 1周前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华视点 ,作者新华视点记者
一种叫做“德尔塔(Delta)”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拉响了全球疫情的新警报。短短几天内,英国日新增确诊病例重返1万例以上,其中99%是感染了德尔塔毒株;莫斯科近90%的新增确诊病例也是感染这种毒株;而导致近期中国南方暴发小规模疫情的也是它。“德尔塔毒株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坦18日表示。
现有研究数据表明,Delta变异毒株, 比其他几个确定的变异株传播能力更高,比过去的原初毒株传播能力提升了100%。
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出现德尔塔,只要稍有松懈,疫情就有反弹的风险。
文丨一 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民周刊”(ID:xinminzhoukan),原文首发于2021年6月22日,原标题为《变异的新冠毒株Delta到底有多恐怖?》,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席卷全球
德尔塔毒株这一波的蔓延,再次打破了几个致力于实现“群体免疫”国家的幻想。
在60%成年人已经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的英国,近来疫情急剧反弹。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19日英国再添10321例确诊病例,这已经是持续第三天日增过万。英国公立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人较前一周有明显增加。天空新闻引述院方的统计说,绝大多数收治病人都是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整体呈年轻化趋势,感染的基本都是德尔塔毒株。
美国《滚石》杂志19日称,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比之前的新冠毒株高43%至90%,是英国99%新增病例的罪魁祸首。这种毒株首先出现在印度,在被发现后的短短6个月内已经传播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何应对来自印度的新冠毒株?”俄罗斯《消息报》19日称,近两天,莫斯科的新冠肺炎病例数几乎翻了一番,全国的死亡率也增加了14%。18 日,有 17262 名俄罗斯居民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莫斯科新增病例超过9000例。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表示,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都发现了德尔塔毒株。这种毒株的攻击性要比此前的变异株强很多倍。只有1/4的首都居民对这种毒株具有抗体。俄免疫学家热姆丘戈夫表示,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其他几种新冠毒株,平均只会感染2-3人,而德尔塔毒株的感染者会传染给6-8人。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称这种毒株具有“狡猾的性质”。
英国《金融时报》20日称,德尔塔毒株已占葡萄牙新增病例的96%,并在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加速出现,人们担心德尔塔毒株会改变欧盟过去两个月新增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已经下降的趋势。德国政府18日警告说,德尔塔毒株最迟到秋季将成为德国境内的主流毒株。
据《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德尔塔毒株感染目前占美国报告的新冠病例的9.9%,但CDC主任瓦伦斯基18日警告,德尔塔毒株将在未来几个月成为美国的主要毒株。她说,德尔塔毒株比美国目前流行的源自英国的阿尔法毒株更具传染性。“我们看到阿尔法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主要感染毒株,我预计德尔塔在美国也会这样。”
2印度雪上加霜
印度已经度过了日增40万病例的高峰期,但仍然危机四伏。因为,印度中央邦印多尔的一名新冠患者确诊感染了新型真菌疾病“绿真菌症”……
这是印度的首例绿真菌症,这也意味着,继黑真菌、白真菌、黄真菌后,又一类新的感染出现了……这些因为新冠而产生的后遗症有多么吓人。
最先在印度被发现的毛霉菌病(又称黑真菌病)在3周内激增,目前已经有3.12万例确诊病例,许多患者不得不摘除眼球以防止真菌感染进入大脑。
自此之后的真菌感染一波比一波凶险。还确诊了数例曲菌病(或称“白真菌症”)病例。印度医务人员5月末发现了第三种霉菌,当时北方邦的医生表示,在一名患者的身体内同时发现了三种霉菌,分别是黄真菌症、黑真菌症和白真菌症。
这次发现的绿真菌病患者,是一名34岁的男性,一个月前,在印度日增40万时,因为新冠住院。新冠没有让他怎么样,可康复后,他却开始流鼻血、发高烧。
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出现了绿色真菌(曲霉)感染。这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经由空气传播,吸入人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状况下,孢子会被肺泡中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此为人体的第一道防御机制,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因为这道防线遭到破坏,而让这些五颜六色的菌种成为具侵袭组织能力的霉菌。
在印度的医疗环境,每一种真菌感染都是一场灾难。因为它很可能加剧病毒的变异。
根据印度政府信息,Delta病毒进一步变异,衍生出了“plus”版——Delta+变体,又称作“AY.1”变体。
与Delta病毒相比,升级后的Delta+变异毒株取得了K417N的突刺蛋白突变。
根据可推测范围来讲,K417N与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的能力增强有关。而更可怕的是,这种变体,对于印度政府刚刚批准的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出现抗药性。
目前,Delta+已经在至少8个国家出现,不过因为出现时间较短,仍未开始流行起来。Delta病毒从去年10月在印度发现,到今年4月在印度失控,再到现在全世界开始传播,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这一次的Delta+会不会重蹈覆辙,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关键还是要看它的传播能力。
3疫苗接种与变异毒株“赛跑”
在中国,广州出现的新一轮疫情也与德尔塔毒株有关。6月20日下午,深圳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19日,6月10日抵深的CA868国际航班报告阳性病例38例,其中19例该航班病例和6月14日报告的确诊病例姜某、18日报告的确诊病例朱某、萧某高度同源,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专家认为,对付德尔塔毒株的最好办法仍是迅速普及疫苗接种。对于个别新冠确诊病例在接种国产疫苗后被感染的现象,专家指出,这与接种后的时间长短有关,只有接种疫苗后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才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另外,无论哪一种新冠疫苗都无法做到具有百分之百的保护率。
此外,根据英国研究人员的总结,现在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已经不再是咳嗽发烧和嗅觉味觉丧失,而是“更像是一场重感冒”。最常见的症状,变成了头痛、喉咙痛和流鼻涕。于是,很多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感染病毒,便继续活动,加以传播。
英国卫生部负责人警告:如果不加限制,Delta毒株的R值可能达到7,也就是一个病毒感染者将会把病毒传给7个人。
流行病学家 Tony Blakely 说:“Delta毒株出现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也让疫苗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侵害,也可以提高群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传播。”
好消息是,根据《柳叶刀》的最新研究,目前疫苗对于Delta变种的有效性虽然略有降低,但仍然十分显著。该研究估计,辉瑞疫苗对于Delta毒株的保护率为79%,牛津阿斯利康为60%(但是其他风险较高),而避免重症风险的保护水平,与普通毒株相似。
而根据我国疾控中心数据,中国疫苗也可以应对印度变异株并产生保护作用。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德尔塔毒株与此前的变异毒株相比,只有一两个基因位点不同,“不会影响现有疫苗的保护性”。
新冠病毒株的突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它永远不会结束”。目前,加快疫苗接种,与新冠毒株变异“赛跑”已成为全球共识。
有专家担心,随着这个被认为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变异毒株”成为全世界的主导毒株,并诱发新一轮的疫情,使全球在夏天重新启动的希望沦为泡影。
所以,还没打疫苗的,赶紧打起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