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尔塔毒株波及74国、中断英国解封:忽视阻断的代价
中新网6月17日电 截至目前,德尔塔毒株(印度首先报告的B.1.617.2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全球74个国家。虽然有许多国家已大规模展开新冠疫苗接种,但医学界和各国政府仍对这一毒株感到担忧。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3月5日13时06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5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最高达到第二位,目前为第三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9月份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敲响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98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813.html
相关报道
2021年06月17日 16:0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7日电 截至目前,德尔塔毒株(印度首先报告的B.1.617.2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全球74个国家。虽然有许多国家已大规模展开新冠疫苗接种,但医学界和各国政府仍对这一毒株感到担忧。
与其它毒株相比,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厉害?感染症状出现了哪些变化?新冠疫苗又对其还有效吗?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发文总结了这一毒株的几大新发展。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有多强?
英国解封“急刹车”
据报道,按照英国政府原本制定的“解封三部曲”,6月21日将是第三步全面解封日。但是最近不断攀升的感染人数,迫使英国政府将英格兰地区的解封日推迟四周。而造成推迟解封的原因,正是德尔塔毒株。
英国目前的跟踪研究发现,德尔塔毒株比之前出现的病毒变异传染率增加了约60%,使感染者必须入院治疗的几率也增加了一倍。
路透社还报道称,伦敦帝国学院领导的一项大型流行病研究显示,自5月以来,德尔塔毒株的大规模传播使英格兰的感染率上升50%。伦敦帝国学院传染病动力学教授莱利说:“由年轻年龄层所驱动的流行率正在成倍增加……而且似乎每11天就会增加一倍。”
另据英国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在所有新冠感染者当中,约有九成人感染的是德尔塔毒株;而在因新冠死亡的病例中,则有超过一半是因德尔塔毒株。
蔓延至全球74国
引发多地疫情反扑
BBC指出,德尔塔毒株目前已在74个国家被发现,并继续迅速蔓延。全球一些政府和卫生部门担心,这一变异病毒可能将成为最影响疫情的毒株。
至今,美国、非洲、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等,已证实德尔塔毒株造成疫情反扑。
虽然各国已经开始对该毒株的信息分享和信息收集,但令人担心的是在监测系统不太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变异的传播情况不能及时得以上报和掌握,从而影响更广泛的地区。
感染症状或发生变化
丧失嗅觉不再是典型症状之一?
负责新冠病毒症状研究的斯佩克特教授(Tim Spector)说,对于年轻人来说,感染了德尔塔毒株可能感觉“更像是一场重感冒”。然而,尽管年轻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极不舒服的症状,但他们可能会传染病毒,给他人带来危险。因此,任何认为自己可能感染的人都应检测。
在此之前,英国国民医疗服务NHS一直告诫公众,要注意的新冠病毒感染典型症状是:咳嗽、发烧、嗅觉或味觉丧失。
但斯佩克特教授说,根据他的研究团队收集的数据,以上这些典型症状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症状的变化似乎与德尔塔毒株感染者人数上升有关系。
据报道,斯佩克特教授说,发烧仍然是感染新冠的常见症状之一,但是丧失嗅觉已经不再是十大症状之一。
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毒株还有效吗?
能够预防哪些感染后果?
英格兰公共卫生局(PHE)的最新分析显示,注射两剂新冠疫苗能有效地预防德尔塔毒株导致的感染者重症或住院。
该分析显示,辉瑞疫苗在两剂后对住院有96%的预防。阿斯利康疫苗在两剂后对住院有92%的预防。这些数据与疫苗对阿尔法毒株(英国首先报告的B.1.1.7变异新冠病毒)的预防住院效果几乎相同。
但是根据苏格兰公共卫生局收集并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统计数字,在第二剂疫苗接种至少两周后,辉瑞疫苗对阿尔法毒株的保护率是92%,对德尔塔毒株的保护率则下降到79%;而阿斯利康疫苗对阿尔法毒株的保护率是73%,对德尔塔毒株保护率则为60%。
报道指出,总的来说,新冠疫苗对预防死亡这一最严重的感染后果最为有效,但对预防无症状感染等则效果更不明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