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英国99%,莫斯科90%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阻断传播通道失败

已有 2444 次阅读 2021-6-19 20:35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英国99%,莫斯科90%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阻断传播通道失败


       英国目前有99%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毒株”,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都发现了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莫斯科的群体免疫水平超过了60%,但是要对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有效防御,体内抗体滴定度需要更高。按照这个标准,只有约25%的市民具有抗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QJAT0L05504DOQ.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中新网6月17日电 截至目前,德尔塔毒株(印度首先报告的B.1.617.2变异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全球74个国家。虽然有许多国家已大规模展开新冠疫苗接种,但医学界和各国政府仍对这一毒株感到担忧。

https://news.sina.com.cn/o/2021-06-17/doc-ikqcfnca157148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3&r=0&rfunc=79&tj=cxvertical_pc_hp&tr=12

     德尔塔毒株大范围传播,表明阻断传播通道被忽视,现行阻断措施失败。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627.html

       疫苗和病毒变异赛跑,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我们必须接受2020年教训,在2021年下半年堵死病毒传播通道。


相关报道


英国99%,莫斯科90%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

2021-06-19 00:23:31 来源: 环球时报国际

  英国目前有99%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毒株”,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都发现了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

  当地时间6月18日,英国英格兰公共卫生署发布报告表示,自6月11日以来,感染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毒株”的病例增加了33630例,根据最新测序和基因分型数据显示,过去一周,英国目前有99%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德尔塔毒株”。

  另据英格兰公共卫生署信息,截至6月14日的一周中,英国共有806人因感染“德尔塔毒株”发展为重症住院患者,较此前一周增加了423人。英国卫生专家督促除了接种两剂疫苗之外,依然要注意手、脸、社交距离和新鲜空气等安全要素。

  此外,当地时间6月18日,俄罗斯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表示,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都发现了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他说,莫斯科的群体免疫水平超过了60%,但是要对在印度发现的新型毒株有效防御,体内抗体滴定度需要更高。按照这个标准,只有约25%的市民具有抗体。

  索比亚宁说,目前莫斯科再次面临新冠疫情的威胁,他号召所有医疗工作者奋起抗疫,保护民众生命安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CQJAT0L05504DOQ.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已有 507 次阅读 2020-9-21 20:2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疫情, 太阳黑子, 季节性爆发, 自然杀毒, 传播链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3月5日13时06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5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最高达到第二位,目前为第三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9月份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敲响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98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81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1856.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6月19日晚报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6月20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7 杨正瓴 尤明庆 许培扬 范振英 刘钢 周少祥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