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已检出5种变异新冠病毒: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已有 2260 次阅读 2021-3-15 09:5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已检出5种变异新冠病毒:入境日本的机票 有航司已取消预订

2021年03月14日 22:37 央视


  近期变异新冠病毒在日本快速蔓延,为防止变异新冠病毒进一步从海外流入,日本再次收紧入境政策,对入境人数作出了限制。新入境政策有哪些变化?

  记者在东京国际机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羽田机场,三号航站楼国际航班的到达大厅。目前日本的国际航班只恢复了不到两成,大厅里的旅客寥寥无几。其实疫情发生后记者多次来到这里采访,冷清景象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就在12日,日本国土交通大臣表示,为防止变异新冠病毒进一步流入,日本将对入境人数作出限制,使平均每天的入境人员数量不超过2000人。这一要求针对所有入境者,包括日本人以及持有日本中长期居住资格、重新入境的外国人。

  近期变异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到了日本25个一级行政区,占到日本一级行政区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在已经解除紧急状态的神户市,截至3月4日的一周内,感染者中变异新冠病毒的比例达到近四成。另外,近期北海道、新潟县等多地都出现了变异新冠病毒的集体感染案例,其中最大的一起已导致13人感染。令人担心的是,日本相继检出英国、南非、巴西等地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后,前天又检出了菲律宾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使得日本国内的变异新冠病毒种类达到了5种。

  为确保入境检疫机制有效运转,日本国土交通省这次还对航空公司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外国航空公司,要求每架入境航班的搭乘人数不超过100人。对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国航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对每个赴日航班的机票销售上限进行了调整,同时,本月19-21日还被要求人数控制在80人以下。鉴于近期日本入境政策变化频繁,负责人建议乘客及时关注航空公司的短信提醒,避免耽误行程。

  另一方面,日本国土交通省要求日本的两大航空公司,也就是全日空和日航分别将入境航班搭乘人数控制在每周3400人以下。而最近一段时间,仅客流量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羽田和成田两座机场,每周的入境人数就超过2万人。全日空目前已经暂停了到本月21日为止所有赴日航班的预订,日航也已暂停了本月从法国、英国、德国入境日本的机票预订,这对于已经在疫情下受到重创的日本航空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1-03-14/doc-ikknscsi4602498.shtml?cre=tianyi&mod=pchp&loc=5&r=0&rfunc=79&tj=cxvertical_pc_hp&tr=12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10个月的实践表明,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除中国外,全球疫情连续发生,太阳黑子持续低迷。如果2020年后太阳黑子消失数年: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

       按照太阳黑子11年周期规律,下次新冠病毒将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2030年爆发。如果到2020年之后太阳黑子将持续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那么,2020年以后,2022年前后太阳上将不会显现太阳黑子:新冠病毒季节性爆发将成为常态,直到2030年进入峰值。这种可能性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7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2030.html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已有 507 次阅读 2020-9-21 20:2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冠疫情, 太阳黑子, 季节性爆发, 自然杀毒, 传播链

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 才能避免新冠病毒永生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3月5日13时06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5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日韩峰值阶段),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欧美峰值阶段),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北半球出现第一波谷值(巴西峰值阶段)。第二波峰值(印美峰值阶段)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由于美国和印度疫情失控,目前疫情发展无法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483.html

       9月份欧洲的确诊病例数量应该为我们所有人敲响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1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1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98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76813.html

上一篇:解锁中小学辅导班困境,普及中国大学教育
下一篇:[转载]人工智能与人工愚蠢,知识经济与无知经济:无知社会的尴尬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3 郑永军 许培扬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