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英格兰部分地区加速传播:关注太阳黑子极值2019和2025年

已有 1582 次阅读 2020-12-15 03:47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英国卫生大臣称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英格兰部分地区加速传播



  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14日下午向议会下院通报了新冠疫情的最新进展。汉考克透露,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英格兰部分地区加速传播。

  过去一周内,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郡、埃塞克斯郡和赫特福德郡的部分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激增,其中来自60多个地方记录的上千例感染由这种变异病毒导致。英国卫生部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汇报了这一现象并展开研究。目前英国卫生机构还无法确认这种新变异的病毒是否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或者令新冠疫苗失效。(总台记者 郑言)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0-12-15/doc-iiznezxs6933164.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r=0&rfunc=61&tj=none&tr=12


   我们在2014年10月20日指出,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2014-2015年病毒爆发是危险期。

   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4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8322.html 

   2010-2013年连续发生拉尼娜事件,2014-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5年爆发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美国科学家称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埃博拉大爆发和流感大爆发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218.html 

   据2012年12月新闻报道,近来世界上多个地区发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病毒,许多医疗专家担心,5年内可能爆发20世纪早期西班牙流感式的“末日瘟疫”,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

   英国病毒学教授、流行病权威专家约翰·奥克斯福特(John Oxford)警告称,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引发灾难。

   2012-2013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流感增强正当时。

   我们在2012-9-28 06:13指出,太阳黑子对流感爆发的影响:2012-2015年是敏感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8322.html

   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2018年是特大地震活跃时期,2013年预测为太阳活动峰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的世界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峰年。2012-2018年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危险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30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19e80.html

   20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证实了两年前的警告。

   关注2014年埃博拉病毒的强度和规模。要积极预防,阻止于国门之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4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218.html

   2014年是太阳黑子峰年,2018年可能是太阳黑子谷年,2016-2018年是世界流感大流行和病毒变异的危险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971.html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191.html 

       关注太阳黑子极值:2019年极小值年和2024-2025极大值年。

      我们在2020年4月7日指出,中国的成功关键在截断病毒传播通道,阻断病毒南北半球通道是全球防疫的当务之急。

      其一、北半球疫情高峰在3-5月春季,必须截断其向南半球转移的通道。

      其二、南半球3-5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三,南半球6-8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其四、北半球9-11月秋季是疫情输入危险期,必须严防死守,拒之国门之外。

      其五、北半球12-2月冬季是疫情爆发期,必须严防南北半球的病毒混合发生突变。

      中国的隔离政策成功地阻断疫情发展,为全球提供了机遇和经验。但是,欧美坐失中国提供的机遇,隔离政策遇阻,导致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抗击以失败告终:北半球的美国失控,南半球的巴西和秘鲁爆发。其一和其二防控目标已经无法实现。

      要取得第二波疫情抗击的胜利,其三至其五的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838.html

      据今日美国报道,负责监管疫苗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Peter Marks说:“不幸的是,在疫苗上市前,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第二波疫情,甚至第三波。我一想到这个就不寒而栗,但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

http://beifang.hebtv.com/beifanghao/bftt2365690.html?hmsr=sfeed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https://www.sohu.com/a/377531772_1152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8751.html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从2月25日13时14分到 2月26日07时37分,澳大利亚确诊病例已由17例增加到23例。而澳大利亚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冬季的由凉变冷以及紫外线减弱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38.html

      南半球发生疫情的国家由1个增加到7个,  关注疫情可能向南半球转移。 

      目前南半球巴西的疫情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19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94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017.html 

       如果疫情在南半球6-8月冬季爆发,其三、其四、其五防空目标失败,新冠病毒的回归是不可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082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62480.html

上一篇:智利发生6.0级地震:关注12月13日至12月16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0年12月15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2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