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蝗有侵入中国的风险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官方紧急通知:沙漠蝗有侵入中国的风险 决不能掉以轻心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日电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经专家研判,如果气候条件适宜,此次发生的沙漠蝗存在从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经缅甸侵入云南,或者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风险。要高度关注、密切监测沙漠蝗的变化动态,在可能迁飞路径上布置监测点,切实做好边境地区的沙漠蝗监控工作。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0-03-02/doc-iimxxstf5728452.shtml
在人类同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全球蝗灾预警已拉响警报。据报道,本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谓仅一步之遥。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FAO表示,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官方表示: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目前,该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报道,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这极大引发了印度政府的担忧。
不妙的是,FAO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甚至可以增长到当下的500倍。
FAO副总干事Maria Semedo发出最严厉警告:“各国必须立即联合采取行动,蝗虫不会等待,它将铺天盖地而来并制造毁灭性灾难”。
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
康乐院士指出,沙漠蝗的发生和蝗卵孵化期与降雨密切相关,降雨会增加孵化率。因此,降雨量和频次对沙漠蝗的预警和预测非常重要。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跟上一年蝗虫种群密度较高,产卵量很高密切相关。如果具备上述原因,次年温度比较高,回升比较快,就容易导致蝗灾的爆发。从中国历史看,很多蝗灾与干旱联系在一起。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655460621654173&wfr=spider&for=pc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超级灾害链
研究表明,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台风、沙尘暴、低温冷害、干旱、洪涝、流感大流行等灾害相继发生,形成灾害链。其中1998-2000年为强拉尼娜年,2002年为厄尔尼诺年,2006年为厄尔尼诺年,2007、2013-2014、2016-2017年可能为强拉尼娜年,2008、2011、2015、2018年可能为强厄尔尼诺年,2020年前后将发生类似1998年的世纪洪水。我们必须做好应付重大自然灾害的准备。
类似20世纪60-70年代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经到来。中国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前苏联农业连年歉收最终导致政治解体,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350100.html
我们在2007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8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24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2020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表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 时间(年) | 坏天 时代 | 潮汐极大年时间 | 火山活跃时间 | 全球 气温 |
欧特 | 1040-1080 | 1010-1110 | 1062 | ?? | 低温 |
沃尔夫 | 1280-1350 | 1165-1360 | 1264 | 1275-1300 | 小冰期 |
史玻勒 | 1450-1550 | 1420-1525 | 1425 | 1440-1460 1470-1490 | 小冰期 |
蒙德 | 1640-1720 | 1600-1725 | 1629 | 1640-1680 | 小冰期 |
道尔顿 | 1790-1830 | 1790-1915 | 1770 | 1810-1820 | 小冰期 |
21世纪 | 2007-?? | 1997-?? | 1974 | 1980-?? | 次小冰期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气候变化的历史是一个冷暖不断交替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得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对应经济发展模式:其一、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其二、中国历史朝代更迭与20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对应(表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表2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修改)
极小期 | 时间 | 中国朝代 | 时间 | 气候变化 | 坏天时代 | 潮汐极 大值年 |
奥特 | 1040-1080 | 西夏 金 | 1038-1227 1115-1234 | 变冷 变暖 | 1010-1110 | 1062 |
沃尔夫 | 1280-1350 | 元 明 | 1279-1368 1368- | 小冰期 变暖 | 1165-1360 | 1264 |
史玻勒 | 1450-1550 | 明 | -1644 | 小冰期 | 1420-1525 | 1425 |
蒙德 | 1645-1715 | 清 | 1644- | 小冰期 | 1600-1725 | 1629 |
道尔顿 | 1790-1820 | 清 | -1911 | 小冰期 | 1790-1915 | 1770 |
21世纪 | 2007- ? | 次小冰期? | 1996- ? | 1974 |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周期的时间越长,危机的强度越大
http://roll.sohu.com/20150321/n410101415.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4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674.html
牛文元21世纪预测:中国特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
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杂志编委会主任牛文元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中指出:
1.中国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这是人类活动强度和经济开发强度不断增大的直接后果之一。这里所谓每年发生自然灾害的频数,是有严格定义的,以其引起伤亡的人数、发生面积的大小、灾害延续时间的长短、产生危害的程度、灾后恢复所花的成本等五项指标所共同决定。依照统计分析,在中国约1500年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如下的结果:
时代 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平均)
公元581-618(隋代) 0.6次/年
公元618-960(唐代) 1.6次/年
公元960-1206(宋代) 2.8次/年
公元1206-1368(元代) 3.2次/年
公元1368-1644(明代) 3.7次/年
公元1644-1911(清代) 3.8次/年
公元1911-1990(现代) 3.9次/年
公元1990-2020(预测) 4.1次/年
2.中国“特大自然灾害”长波周期,在21世纪将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威胁。自从明朝开始(公元36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间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共4次,两次在明朝,两次在清朝,并且作为引起社会动乱与改朝换代的“导火线”,引致当时的国家系统彻底崩溃。此处所谓“特大自然灾害”有五项基本标准:
每次死亡人数为当时全国总人数的10%以上(包括冻、饿、疾病、瘟疫以及慢性病死亡人数);
每次灾害至少连续三年;
影响的国土面积达1/3至1/2;
灾害期间的GNP下降35%-40%;
恢复期超过5年;
明朝第一次在万历年间,第二次在崇祯年间,明朝就此灭亡。
清朝第一次在雍正年间。第二次在光绪年间,从此清朝走向最后的衰亡。
长波周期分析指出,中国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平均周期是135年至150年。从清光绪到2010年约经历金130年,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计算机模拟指出,不同时代中国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概率分别为:
时代 发生概率
公元2000 68.2%
公元2010 74.6%
公元2020 85.3%
公元2030 89.8%
公元2040 92.1%
公元2050 9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7471-1005636.html
科学研究早就发出了特大自然灾害的警报。
参考文献
1.刘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氏定律》http://yuhaiyi.blshe.com/post/8050/266126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全集》第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471页。
3.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第28卷第4期1998年8月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5.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8. 杨冬红, 杨学祥, 刘 财.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27。
9.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99~104,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99~104, 196~19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