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胡焕庸线的突破的关键因素:全球变暖导致中国西部强震频发
杨学祥(吉林大学)
历经80年变迁“胡焕庸线”仍稳定
科学网11月8日上海讯(记者黄辛通讯员万姗姗)11月7-8日,以“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为题的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秘书长Michael Meadows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等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审视中国的人口地理格局和“胡焕庸线”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回应李克强总理之问,探索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神秘的分界线—“黑龙江瑷珲-云南腾冲线”,这条北东-南西向的直线将中国切分为两大板块: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
这条线被称为“胡焕庸线”,1935年,民国“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绘制了中国人口分布图,并画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这条重要界线。
“胡焕庸线” 这条线自诞生以来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成为中国人口地理格局的重要基线,而且深刻影响着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格局的界定和认知。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格局也将打上“胡焕庸线”的烙印,李克强总理近年来强调,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考虑“胡焕庸线”的背景,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追问,希望实现更为均衡的城市化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铮教授则通过仿真模拟,预测了中国未来到2060年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以及水资源供应,估算了“胡焕庸线”在人口格局方面突破的可能性。他认为中国如果要打破“胡焕庸线”,需要地缘政治经济学的改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1/331215.shtm?id=331215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1/331263.shtm
在气候变化下的胡焕庸线
王铮教授指出,既然胡焕庸线是气候的产物,在气候变化下它会不会被突破。针对这个问题,王铮与华东师范大学乐群、夏海斌等,开展了数值模拟。利用GCM模型对中国2040-2060的气候变化趋势模拟表明,在气候变化下,中国西部、北部的降水条件将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蒸发的增加,水资源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不是太明显。其次,胡焕庸线的农业生产潜力锁定正在被突破。主要在云南省北部地区和川西地区,农业生产潜力明显提高。另外,中国农业生产潜力提高最大的区域集中在胡焕庸线两侧,升幅最为明显的是藏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后者已经为中国农大刘丽等的研究证实),其次,胡焕庸线以东秦岭淮河线以北的东北、华北、关中地区,以及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四川盆地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上升幅度最为明显。但是,中国南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潜力明显下降,这个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提出了重大的考验和挑战。总之,计算表明,中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农业供养人口能力,将有所提高。气候变化,为胡焕庸线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
关于胡焕庸线的突破
王铮教授还指出,如何突破胡焕庸线,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看到胡焕庸线以西的人口稀少,主张向西部移民的大有人在,但是这种善良愿望,往往不能实现。据1985年王铮对胡焕庸先生的采访,胡焕庸先生当时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人口分布问题,研究出这条人口分布界限的。然而,在当时的经济结构下,这种移民首先碰到了水资源缺乏保障的难题,其次是农业供养能力的限制。2010年来,王铮课题组针对胡焕庸线的突破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西北地区农业大约可以再供养1200万人口,西南地区,包括胡焕庸线东侧的环境脆弱带,可以再供养2700万人口。换言之气候变化在好的影响方面,可能使得胡焕庸线以西多供养4000万略低的人口。(但是气候变暖同时意味着东部地区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下降,所以气候变暖对中国有损失,而且灾害增加)。模拟还发现,如何加快胡焕庸线以西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非耗水的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例如西安地区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和通信服务业都得到了发展,选择了一条新型产业化道路。模拟表明,尽管一中心-腹地结构理论为基础的空间组织模式取得了成果,形成的若干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巨型城市群发展区,但是适合胡焕庸线以西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是枢纽网络结构,应该以某些局部水资源条件好的城市,建立某些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的枢纽城市或者说简短说“龙头企业驱动的中心城市”,形成产业链,构造枢纽-网络型空间结构,这样可以明显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带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打破中心-腹地型的空间结构,倡导以若干产业创新主导的城市为枢纽,加快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型产业主导的枢纽网络结构,将有效的提高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增长,换言之,这是中国的增长红利所在,也是突破胡焕庸线的关键所在。这里有两个关键:第一、发展以信息化经济为龙头的中国新型产业,第二、突破以中心-腹地结构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独立布局,发展枢纽-网络型的空间组织,规划发展;全国一盘棋,绝不搞地区封闭,绝不优先保障某些发达地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11-847928.html
胡焕庸线与中国东西部划分基本一致
据网上资料,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似乎早成事实,但没有人对这种模糊的认识加以有力的佐证。瑷珲—腾冲线的出现则廓清了这一分界,影响深远,成为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多年后,美国学者将之称为“胡焕庸线”。胡焕庸线主要描述了中国人口密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并由此得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其于1935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胡焕庸线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已故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曾这样回忆他的老师:“当时中国总人口估计有4.75亿,他(胡焕庸)以1点表示2万人,根据掌握实际情况将2万多个点子落实到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
在这张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全国各区县人口数据并手绘而成的点子密度图上,胡焕庸沿黑龙江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画出一条人口分布悬殊的界线。其中,全国96%的人口分布在线之东南。
从地理角度看,中国西部由四川省、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从经济角度看,西部又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州。
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这个概念渐渐明晰。按西部大开发计划既定以及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协调的范围,西部由四川、陕西、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构成。
对比可知,中国西部和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大致一致,中国东部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大致一致。
胡焕庸线是中国8级以上强震分界线
2011年以来我们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而且导致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升降,引发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和地震活动。这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条件,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M≥8.0地震共有18次,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M≥5.0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1970年至2007年年底,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M≥5.0地震约4500余次(真实记录)。
中国8级地震的重复期有长有短,从表中数据来看,最短重复期为一年,西藏1950年和1951年分别发生8.5级和8级地震,707年以来仅发生过一次。中国8级地震的平均重复期为39年,前436年平均62年发生一次,后280年平均25年发生一次。前600年发生8次,后100年发生10次。8级地震重复期有明显的逐渐缩短的趋势(见表1-2)。
从表1-2中可以发现,中国8级地震的分布特征非常明显:小冰期时期集中在中国东部,温暖期时期集中在中国西部和台湾地区。换句话来说,胡焕庸线是中国8级以上地震分界线。
表1 中国M≥8.0地震基本信息表(部分为推算震级)
序号 | 发震时间 |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 纬度 | 经度 | 震级 | 气候特征 |
01 | 1303-09-17 | 山西 赵城、洪洞 | 36.3 | 111.7 | 8 | 小冰期 |
02 | 1556-01-23 | 陕西 华县 | 34.5 | 109.7 | 8 | 小冰期 |
03 | 1604-12-19 | 福建 泉州海外 | 25.0 | 119.5 | 8 | 小冰期 |
04 | 1668-07-25 | 山东 郯城、莒县 | 35.3 | 118.6 | 81/2 | 小冰期 |
05 | 1679-09-02 | 河北 三河、平谷 | 40.0 | 117.0 | 8 | 小冰期 |
06 | 1739-01-03 | 宁夏 银川、平罗 | 38.9 | 106.5 | 8 | 小冰期 |
07 | 1833-09-06 | 云南 嵩明 | 25.2 | 103.0 | 8 | 温暖期 |
08 | 1902-08-22 | 新疆 阿图什 | 40.0 | 76.5 | 81/4 | 温暖期 |
09 | 1906-12-23 | 新疆 玛纳斯 | 43.9 | 85.6 | 8 | 温暖期 |
10 | 1920-06-05 | 台湾 花莲海外 | 23.5 | 122.7 | 8 | 温暖期 |
11 | 1920-12-16 | 宁夏 海原 | 36.5 | 105.7 | 81/2 | 温暖期 |
12 | 1927-05-23 | 甘肃 古浪 | 37.6 | 102.6 | 8 | 温暖期 |
13 | 1931-08-11 | 宁夏 银川、平罗 | 38.9 | 106.5 | 8 | 温暖期 |
14 | 1950-08-15 | 西藏 察隅 | 28.4 | 96.7 | 81/2 | 温暖期 |
15 | 1951-11-18 | 西藏 当雄 | 31.1 | 91.4 | 8 | 温暖期 |
16 | 1972-01-25 |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 23.0 | 122.3 | 8 | 温暖期 |
17 | 2001-11-14 |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 36.2 | 90.9 | 8.1 | 温暖期 |
18 | 2008-05-12 | 四川 汶川县 | 31.0 | 103.4 | 8.0 | 温暖期 |
(资料来源科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地震学基础》第9~10页,部分资料来自中国地震目录,CEIC.ac.cn制图)
http://www.ceic.ac.cn/contents/background/background4.jsp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3286.html
表2 中国M≥8.0地震分布的地域特征
序号 | 发震时间 |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 纬度 | 经度 | 震级 | 地域特征 |
01 | 1303-09-17 | 山西 赵城、洪洞 | 36.3 | 111.7 | 8 | 中国东部 |
02 | 1556-01-23 | 陕西 华县 | 34.5 | 109.7 | 8 | 边界 |
03 | 1604-12-19 | 福建 泉州海外 | 25.0 | 119.5 | 8 | 中国东部 |
04 | 1668-07-25 | 山东 郯城、莒县 | 35.3 | 118.6 | 81/2 | 中国东部 |
05 | 1679-09-02 | 河北 三河、平谷 | 40.0 | 117.0 | 8 | 中国东部 |
06 | 1739-01-03 | 宁夏 银川、平罗 | 38.9 | 106.5 | 8 | 边界 |
07 | 1833-09-06 | 云南 嵩明 | 25.2 | 103.0 | 8 | 中国西部 |
08 | 1902-08-22 | 新疆 阿图什 | 40.0 | 76.5 | 81/4 | 中国西部 |
09 | 1906-12-23 | 新疆 玛纳斯 | 43.9 | 85.6 | 8 | 中国西部 |
10 | 1920-06-05 | 台湾 花莲海外 | 23.5 | 122.7 | 8 | 台湾岛 |
11 | 1920-12-16 | 宁夏 海原 | 36.5 | 105.7 | 81/2 | 边界 |
12 | 1927-05-23 | 甘肃 古浪 | 37.6 | 102.6 | 8 | 中国西部 |
13 | 1931-08-11 | 宁夏 银川、平罗 | 38.9 | 106.5 | 8 | 边界 |
14 | 1950-08-15 | 西藏 察隅 | 28.4 | 96.7 | 81/2 | 中国西部 |
15 | 1951-11-18 | 西藏 当雄 | 31.1 | 91.4 | 8 | 中国西部 |
16 | 1972-01-25 |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 23.0 | 122.3 | 8 | 台湾岛 |
17 | 2001-11-14 |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 36.2 | 90.9 | 8.1 | 中国西部 |
18 | 2008-05-12 | 四川 汶川县 | 31.0 | 103.4 | 8.0 | 中国西部 |
有证据表明,15-17世纪小冰期结束后,全球变暖将持续到24世纪。随之而来的中国西部8级以上强震活跃期将影响胡焕庸线的突破。无视这一事实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人为灾难。
下次小冰期的高潮在3107-3452年
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当日、地、月位置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强潮汐。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年。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7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2]。
小冰期时期中国东部和北京地区8级以上地震频繁发生,而中国西部8级以上地震处于休眠期,这是中国西部发展和突破胡焕庸线最有利的时机。
事实上,胡焕庸线在气候变化中必然平行移动,但移动幅度有限。80年内稳定是事实,1800年周期变化是规律。
图1 潮汐强度变化的1800年周期(据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2000)
Fig 1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After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2000)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气候导演战争。新发现。2007年12月号:68-73。
2.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
3.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4. 雅龙。研究暗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文)。发布时间:20070710来源: http://www.springer-sbm.com/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07/1_20070710_157896.html
5.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J]. PNAS, 2000, 97(8): 3814-3819.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7.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M].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146-158.
8.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