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3月11日午报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们在2016年11月17日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地震火山活动和飓风台风,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的理论计算得到实践证实。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具有13.6天周期,即双周循环,这在图1-2中都有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两周之内厄尔尼诺指数往往出现两个峰值和两个谷值,即次一级的7天周期。这一周期在气温变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见图)。
潮汐不仅有13.6天周期,而且存在7.1天和9.1天周期。1921年杜德生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位进行了严格的调和级数展开,在展开中约有90项长周期成分。其中振幅超过这90项长周期振幅之和的0.5%的共有20个,在这20个中就有9天项和7天项(见图1)。
图1 2018年3月10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40,比2018年3月10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804减速0.0036,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
图2 2018年3月10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6,比2018年3月10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840减速0.0016,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
2018年1月10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1.645为2017年10月以来最低谷值。 2018年1月15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552为峰值。 2018年1月19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583为峰值。2018年1月20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795为谷值。2018年1月23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0.760为峰值。2018年1月2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787为谷值。2018年1月28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472为峰值。2018年2月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1.100为谷值。2018年2月9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581为峰值。2018年2月10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605为谷值。2018年2月15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1.173为谷值。2018年2月19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891为峰值。2018年2月20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923为谷值。2018年2月2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13为峰值。2018年2月27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897为谷值。2018年2月28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884为峰值。2018年2月28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894为谷值,2018年3月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832为峰值。2018年3月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987为谷值。2018年3月6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0.867为峰值。2018年3月6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877为谷值。2018年3月8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773为峰值。
https://www.tropicaltidbits.com/analysis/ocean/nino34.png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月南极海冰面积进入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减少了下降幅度。2月是拉尼娜的大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1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771.html
2月5-8日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和拉尼娜减弱。
图3 2018年3月8日和3月5日海温矩平和南极海冰比较
1月25日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和拉尼娜减弱。伴随寒潮减弱,在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和29-31日潮汐组合作用下,拉尼娜衰退成为事实,厄尔尼诺指数将进入更高的峰值。但是,1月29日至2月3日,受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气温还将有所下降,并继续维持偏低状态。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5~6℃。寒潮干扰了南极海冰减少和29-31日潮汐组合的联合作用,持续雨雪冰冻天气使拉尼娜指数断崖式下降,增加拉尼娜寿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74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7448.html
2018年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已有 605 次阅读 2018-2-2 09:56
2018年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3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3月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3月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3月1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0642度,3月11日为月亮远地潮,3月9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3月1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度,3月1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D:3月2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1234度,3月27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4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潮汐组合E:3月3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3月3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115.html
升温模式开启 北京下周最高气温将达到18℃
2018-03-10 14:35:00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下周最高气温将达到18℃
从今天起开启升温模式 不过昼夜温差大市民需调整着装
北京今起开启升温模式。今天开始至下周三,北京的最高气温都将处于10℃以上,下周二的最高气温更将达到18℃。与升温相伴的是,由于高空受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弱气压场,11日-14日本市扩散条件将逐渐转差。
升温从昨天就已经开始。昨天早晨,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4.4℃,早晨出门上班的人还是会感觉冷飕飕的。午后,气温开始迅速上升,城区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升至8℃~9℃左右,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则定格在9.7℃。不过,这还只是开始。今起到下周三,气温将继续攀升,最高气温在12℃~18℃之间。今天白天,本市最高气温有望升至14℃,明天平原地区最高气温也有12℃,后天将进一步升至16℃,下周二将达到本轮升温的温度顶点,最高气温18℃,下周三最高气温也高达17℃,之后气温将回落至10℃左右。与此同时,下周的最低气温也将升至零上,在2℃~6℃之间。
这么高的温度,是不是意味着北京已经入春?按照《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构成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10℃且小于22℃,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10℃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从目前的气温来看,北京离春天还有一小段距离。
虽然气温上升明显,但近期的昼夜温差依然很大,昨天本市的昼夜温差达12℃,下周初的昼夜温差也依然在10℃上下。早晚依旧寒冷,气象部门提醒市民,早晚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此外,11日开始,本市高空受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弱气压场,预计11日-14日期间本市大气扩散条件将逐渐转差。
随着气温稳步回升,京城赏花季也将到来。目前,梅花已经绽放,迎春花、玉兰花、樱花、杏花、桃花等也将依次开放。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冬北京城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未来10天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市气象服务中心初步预测,今年北京城区的“杭州早樱”预计将在3月25日前后开出第一朵花,与近20年平均始花期持平,但比去年(3月13日)明显偏晚。“杭州早樱”是北京地区开花最早的樱花,它的绽放标志着赏樱季正式拉开序幕。(记者 赵婷婷)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310/t20180310_524160137.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