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台湾气象部门预测:不排除有更大地震
杨学祥
花莲大地震后,台湾气象部门预测:不排除有更大地震。陈国昌表示,4日晚间大大小小共94个地震都是6日晚间6.0级地震的前震,这个情况也确实相当罕见,显见能量还未释放完毕。
花莲大地震后,台湾气象部门预测:不排除有更大地震。(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2月7日讯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2月6日晚间11时50分,花莲近海发生6.0级大地震,重创花莲。台湾气象部门认为与4日晚间发生的群震属同一序列地震,对此台湾地震测报中心代理主任陈国昌面色凝重表示,“不排除有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陈国昌表示,4日晚间大大小小共94个地震都是6日晚间6.0级地震的前震,这个情况也确实相当罕见,显见能量还未释放完毕。
台湾气象部门说原本4日以后,余震的频率、规模逐渐减缓,但到了6日规模4以上的地震却又不断出现。陈国昌说,这个序列的地震似乎还在发展,不排除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中国台湾网 高旭)
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2008/ggkf30zn/201802/t20180207_11246569.htm
我在2018-2-6 18:08发表的博文指出台湾地震变化趋势:
本次台湾地震群集中发生在2018年2月4-7日潮汐组合期间,自1月8日以来,全球6级以上地震的发生,特别是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与潮汐组合一一对应,为地震预测提供了可能。
如果本次地震能量基本释放完毕,那么,较大的余震发生在相同类型潮汐组合的可能性大。例如2月19-23日潮汐组合。
如果本次地震不过是前震,那么,更大的地震发生在不同类型潮汐组合的可能性大。例如2月11-12日潮汐组合。
当地球具备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和能量时,潮汐组合激发地震的一一对应性就非常显著(见相关资料)。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717.html
事实正在证明,潮汐组合有很显著的预警作用。
我在2018-2-6 09:15博文中指出,蔡英文要做好应对大震准备
最近台湾地震频繁并非偶然,原因有三:
其一、2006年我们预测,2004-2018年为8.5级以上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2004-2012年已发生6次,证实了我们的预测。经过5年的能量积累,2018年爆发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地震学家相继发表了本地区或本国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预测,承认当前大震活跃期已是大势所趋。
http://hi.people.com.cn/n2/2016/0602/c231187-284413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458.html
http://www.cs.com.cn/ssgs/kj/201801/t20180126_56859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941.html
http://tech.ifeng.com/a/20171130/44783855_0.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5/21/39085085_710287332.shtml
http://www.sohu.com/a/207332443_10001748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0233.html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1/c1002-270840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表1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气候冷暖 | 地震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温暖期 |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57-1976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温暖期 |
|
2000-2012 | 6(6) | ? | 2 | 2000-2030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注: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其二、2018年与1999年条件大致相同:
1999年9月21日發生在台灣的7.3级统计特征:1995-199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爆发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1999年爆发拉尼娜事件;1998年为创纪录的最热年。
目前条件的相似性: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2016年发生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17-2018年拉尼娜事件正在发展中;2014-2016年连续三年创最高温新纪录。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2018年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8.5级地震最危险的时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其三、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高发和强潮汐组合地震高潮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629.html
其四(后增)、亚洲进入特大地震爆发时期:关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平面上升
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2011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4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2次。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7次,亚洲发生3次,美洲发生4次。
在2000-201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发生6次,亚洲发生5次,美洲发生1次。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本次地震小于预期,大震危险依然存在。蔡英文,你做好应对大震的准备了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62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